血液循環調控造血干細胞分化機制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1-08-24 08:34:16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血液和心血管發育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血液循環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調控造血干細胞發育分化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成果于2011年8月17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血液》(Blood)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血液和心血管發育研究組組長劉鋒,其2009年入選中科院動物所“百人計劃”。 研究組博士生王璐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血液循環為生物有機體提供氧氣、營養物質,維持生理穩態,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由于血液循環相關基因的敲除小鼠模型早期致死,因此其在早期胚胎發育尤其是造血干細胞發生中的作用研究較少,分子機理尚不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應用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小分子化合物處理等方法,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發現血液循環在造血干細胞的編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調控作用。通過研究血液循環缺陷的遺傳突變體silent heart, 發現最早的造血干細胞盡管可以產生,但其后續的命運維持卻不能進行,從而造成造血干細胞的缺失,也不能分化產生T淋巴細胞等。這一發現在另外兩個血液循環缺陷的突變體中得到了證實。進一步研究發現血液循環的應激因子,血管特異性表達的轉錄因子KLF2在這一過程中有重要作用。KLF2通過直接轉錄調控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表達水平,從而進一步調控造血干細胞的主控基因RUNX1和cMYB,最終影響造血干細胞編程。
該研究系統闡述了血液循環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調控造血干細胞發育分化的分子機理,為體外擴增可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細胞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 α-乙酰化修飾蛋白代謝調控促進細胞生存
下一篇: 神經元極化和軸突發育研究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