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滋病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日期:2011-05-24 08:13:48
“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結果,”香港衛生署的HIV專家黃加慶(未參加這一研究)表示:“中國是最早擴展相關計劃的國家之一。他們能將覆蓋率提高到這一水平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的全球治療率也才達到43%。”
然而研究報告同時指出還有許多人仍舊未接受治療,或無法接受有效治療,在未來還需付出與過去相同的努力。
過去在中國談論艾滋病或多或少有著一些禁忌。直到2002年,中國政府才首次承認國家的AIDS攜帶者人數可能達到了100萬人。同年,中國國家免費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計劃(NFATP)才開始啟動分發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目前臨床上通常是通過追蹤HIV感染者血液中CD4細胞的水平以估計病程。中國最新規定HIV感染者的CD4記數水平低于350個/微升才能接受NFATP提供的治療。在中國據估計有74萬的HIV攜帶者,到2009年底確診的達到323252人。其中接受NFATP提供治療的達82540人。
這一計劃首先將重點集中在中國河南等省份成千上萬名農民感染者身上,他們主要是通過非法的地下血站采血而獲得的HIV感染。到2009年,這些地區超過80%的目標人群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但在其他人群中這一計劃獲得的成效則略低一些。只有62%的性感染者及43%的吸毒感染者接受了治療。
中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CDC)下屬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的HIV專家張福杰(Fujie Zhang)是NFATP的創建人以及最新研究報告的負責人。“現在同事們正在對此現象開展分析。只能說由于吸毒者和性工作者的頻繁遷居使得我們很難為他們提供治療和追蹤。此外還存在一些歧視等問題。我們將緊密地與當地的疾病控制中心展開合作,致力提高治療覆蓋率。希望今年能有超過4萬人接受治療,并將這一計劃延伸到那些困難群體。”張福杰說。
這一研究還為如何將計劃延伸至更多的人群提供了指導。研究指出在美沙酮診所接受治療的吸毒者相對于其他吸毒者更有可能接受、堅持治療,并獲得更長的存活期。“盡管這僅是一個小團體,但仍不失為一個有意義的發現,”張福杰說。
報告還指出提高篩查頻率也是必不可少。中國的HIV感染者往往在疾病較晚期才獲得確診。此時即便接受治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低CD4記數是確定患者死亡率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張福杰說:“早期檢測和診斷HIV至關重要。”
“目前國家的經濟和基礎設施限制對改善治療帶來了一些困難。在發達國家,HIV感染者每隔3至4個月就需接受一次體內HIV的檢測,以確保患者無藥物耐受或其他問題出現。然而這很難在中國獲得保障。”黃加慶說。
此外中國還面臨著治療藥物供應受限的問題。目前獲得美國批準的24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其中只有11種已在中國上市,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費用過高。在中國最新確診HIV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7歲,他們通常還能繼續生存30或40年以上。而每個人每年的藥物花費大約達到4萬美金。“你可以想象這是多么龐大的一筆費用,”張福杰說。
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在中國目前提供的治療藥物顯示療效越來越差,同時出現了更多的副作用。“許多人不想服用這些藥物,因為他們害怕毒副作用,”張福杰說。
現在張福杰正在對NFATP計劃進行調整,到今年年底有望新的醫療指南出臺。
上一篇: 復旦大學干細胞專家Nature子刊新文章
下一篇: 解析豬鏈球菌致病和進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