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首席科學家權威期刊解析腫瘤浸潤轉移新機制
日期:2011-04-15 09:34:34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營養科學研究所的陳雁研究員,其早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1994年獲得印第安納大學醫學和分子遺傳系博士學位,2004年獲中科院百人計劃支持,2005年獲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2006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為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首席科學家。
陳雁課題組近年來集中在RKTG的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他們發現了RKTG是一個對Ras到ERK信號通路進行空間調控的蛋白,而Ras到ERK的信號通路參與了多個關鍵的細胞功能,在腫瘤的形成中尤為重要。他們的一系列工作發現RKTG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有意思的是,RKTG基因敲除小鼠不會自發形成腫瘤,而另一方面,p53作為一個研究非常深入的抑癌基因,當在小鼠中敲除p53以后,p53雜合小鼠從12個月才開始發生肉瘤及其它惡性腫瘤。陳雁課題組博士生蔣玉輝等人的研究發現在RKTG和p53基因雙敲除的雜合小鼠中,從7個月開始就有自發性的皮膚腫瘤發生,并且腫瘤組織上皮有增生和EMT現象。EMT是介導腫瘤細胞浸潤和轉移的最重要環節,在一系列的動物和細胞實驗中,蔣玉輝等人驗證了RKTG和p53對于EMT的發生都發揮了關鍵的功能。
該研究不僅第一次揭示了RKTG和p53兩個抑癌基因在腫瘤形成過程中的協同功能,還發現它們參與了腫瘤細胞的EMT過程,并提出p53是一個調控EMT的“關卡”,只有在這一“關卡”功能喪失的情況下,腫瘤細胞才能有效地進行EMT,進而參與腫瘤的浸潤和轉移。因此,該研究不但深化了對于腫瘤浸潤和轉移的認識,也為未來腫瘤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依據。
該研究受到中科院、國家基金委和科技部項目的支持。
下一篇: 新一代測序找到多發性骨髓瘤的關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