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卷土重來 我國抗生素將限制使用
日期:2011-04-14 08:23:17
據了解,目前我國抗生素的門診使用率為21%左右,衛生部此前公布,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藥物,37.0%的病人聯合使用抗菌藥物,平均100個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趙明鋼表示,今后要將三級醫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控制在20%以內,這會遠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標準。
衛生部的表態與近期耐藥細菌(超級細菌)又在印度出現,并首次在醫院以外的環境傳播的事實不無關系。
超級病菌卷土重來
4月7日,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城市環境中大量存在“NDM-1超級細菌”,這是首次有證據顯示“超級細菌”在醫院以外的環境中傳播。
而在同一天,世界衛生日的主題也恰被定位“抗菌素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七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有言論稱,耐藥細菌的源頭是印度,關于此說法,印度衛生部門高層表示,“這是一種惡毒的說法。”
而耐藥細菌的出現,根本性原因是抗生素濫用導致。為降低耐藥性,衛生部醫政司從今年年初開始,就組織國內知名專家,研究制定抗菌藥物管理辦法。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三大分類中,“非限制使用”是指安全性比較好的,廣泛使用諸如青霉素類的藥物,“限制使用”相比較“非限制使用”來講級別更高一些,藥物本身的價格更貴,“特殊使用”就是新上市的藥物。
破解以藥養醫
多開抗生素一直是醫生們收入增加的行業的潛規則,濫用抗生素與我國醫院運行模式有關。大部分醫院實行“以藥養醫”,藥品收入占很大比例,這就從源頭上就埋下了濫用抗生素的禍根。
據有關消息顯示,三級醫院中,抗生素占全部藥品收入的30%左右,而二級醫院可能會達到40%,就住院患者而言,其花在抗菌藥物上的費用更是占總費用的一半以上。
這種以藥補醫現象依然促使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象屢禁不止,抗生素列為我國藥品使用的榜首。
去年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改革以藥補醫機制的主要舉措,就是推進醫藥分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這項政策的制定被認為是整治亂收費的一把利刃,這次抗生素的分類也是針對醫院亂開藥,促進醫藥分開的又一辦法。許多醫療機構在抗菌藥物應用選擇上求新、求貴的做法將被遏制。
此次抗生素分類之后,醫生將不能隨意開抗生素處方,而醫院一直以來所習慣的“藥品收入”必然會下降。
據有關專家透露,部分醫院正在同步推行績效改革和抗生素使用獎懲措施的改革,以適應這種變化,彌補運行模式改變的損失。
上一篇: 7大腫瘤學研究論文(專家推薦)
下一篇: 日本核泄漏事故因“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