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ature:三項華人研究組成果
日期:2011-04-08 08:47:54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
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最新論文: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探討了哺乳動物的性取向選擇問題,提出神經遞質五羥色胺(5-HT)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昨天出版的Nature期刊在線版上。
五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稱血清素,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其最早是Rapport等人(1941)從血清中分離出來,命名為serotonin。5-HT在自然界廣泛存在,除了動物的血液和腸道外,兩棲類、馬蜂、蝎子和蛇的毒液、蟾蜍的皮膚、魚的唾液腺,以及菠蘿和香蕉等多種植物中都存在含量不等的5-HT。人體內90%的5-HT存在于消化道粘膜,8%~10%在血小板,僅有1%~2%存在于中樞系統中,另有一部分存在于各種組織的肥大細胞中。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解析了哺乳動物的性選擇機制,他們首先比較了野生型的小鼠與缺失中樞性血清素(central serotonergic)神經元的小鼠,前者表現出對于雌性的更強烈興趣(相對于雄性),而后者雖然沒有表現出嗅覺或者信息素傳感方面的缺失,但是卻失去了性別選擇的能力。
之后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敲除了Tph2相關基因——這一分子涉及大腦中5-HT合成過程中的關鍵第一步,證明了5-HT的作用,并且實驗也表明如果在小鼠中注入5-HT,這些缺陷型小鼠將能恢復性選擇能力。
High-frequency, scaled graphene transistors on diamond-like carbon
石墨烯(只有單個原子厚度的層狀碳)有在高頻微電子器件中應用的希望。現在,來自位于紐約的“IBM托馬斯•華生研究中心”的一個小組發現,一種像金剛石一樣的碳(它在半導體行業已經眾所周知)特別適合用作石墨烯半導體器件的基質。石墨烯是通過“化學蒸汽沉積”(CVD)方法在一個銅薄膜基質上生長的,然后被轉移到一個金剛石一樣的碳晶圓上。這種方法被用來生成一種高性能石墨烯晶體管,它在40納米的“門長度”(迄今所報告的最短長度)上具有155千兆赫的截止頻率。這個體系不僅實現了CVD-石墨烯晶體管迄今最高的運行速度,而且也是迄今在任何石墨烯材料上所演示過的最小的、行為良好的晶體管。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hosphorylation-coupled saccharide transporter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析了一種磷酸化偶聯糖轉運因子的晶體結構,為了解糖轉運提出了一種新的框架。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周明(Ming Zhou,音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