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抗抑郁劑會增加暴力行為
日期:2011-01-20 12:34:38
抗抑郁藥與暴力相關,這一結論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一些心理健康專家認為,這種結論會產生反效果。例如,一些科學家擔心,抑郁癥患者會為當前的治療方法感到氣餒,因為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要求,所有抗抑郁藥物標簽上都需明示,藥物是否可能導致侵略性行為。
另外有人認為服用抗抑郁劑的人出現暴力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有行為問題,出現暴力傾向并不讓人意外。實際上,他們的潛在暴力性可能促使他們開始服用抗抑郁藥。
但是總部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非盈利監督機構——處方安全藥師協會(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不贊成這種存在成見的論斷。他們認為:“對他人存在暴力傾向是一種與一小部分藥物關聯的明顯而嚴重的藥物不良事件。” 處方安全藥師協會提到的這些藥物包括11種抗抑郁藥,而該研究是基于FDA從2004年到2009年報道的484項處方藥導致的不良事件。
研究者在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的報告中說:“對處于病情查看期的戒煙和情緒穩定者的藥物研究結果顯示,暴力事件并不能歸因于已存在的病癥?!庇?0種藥物不成比例地與報道的暴力事件相關,其中的5種為抗抑郁劑。
白解憂(Prozac)【fluoxetine氟西汀】與大多數沮喪相關,可使暴力行為的發生幾率增加10.9倍;帕羅西汀(Paxil)【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怡諾思(Effexor)【venlafaxine拉法辛】、去甲基文拉法新(Desvenlafaxine)則分別會使暴力行為的發生幾率增加10.3倍、8.4倍、8.3倍和7.9倍。
但在目前,科學家仍然不知道為什么抗抑郁劑會使人們更加暴力行為,這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以前很多研究指出,某些抗抑郁劑也可增加自殺風險,但是這更加難以分析,因為來自FDA的數據顯示,自殺率與病人的年齡相關——服用了抗抑郁劑的小孩和青少年會更加脆弱和進行自殺。
上一篇: “超級細菌”研究有新發現
下一篇: 兩大研究機構聯手解析關鍵病毒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