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制出細胞藍光光敏開關
日期:2010-11-03 13:38:17
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利用基因手段從擬南芥中提取兩種蛋白,進而研發出一種可對藍光發生感應的細胞光敏開關,并成功地實現對細胞功能的調控。研究論文發表在10月31日的《自然—方法學》上。
去年曾有報道稱科學家從擬南芥中提取蛋白研制出了可感應紅光的開關,能夠改變哺乳動物細胞的形狀,并使其向光源移動。
不同之處在于,先前的這種紅光光敏開關需要加入一種額外的化學物質才能對光產生感應,而最新研發的藍光光敏開關因為使用了一種天然存在于非植物有機體的輔助因子,從而無需加入額外的化學物質就可具有光敏性。
科學家們將提取的這兩種蛋白分別與紅色熒光蛋白和綠色熒光蛋白融合,并把綠色熒光蛋白混合物附著在細胞膜上。接著,他們用藍色光照射細胞,發現蛋白開始相互作用,紅色熒光蛋白快速移動至細胞膜,并與綠色熒光蛋白合并,發出黃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這種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在光照射下能反復觸發。
論文作者之一Chandra Tucker表示他們下一步將研究如何提高蛋白的作用效率。目前,諸如基因表達控制之類的重要研究領域將要采用這種光敏開關。此外,該光敏開關有望在細胞培養、蠕蟲、果蠅的研究中得到應用。(科學網 張笑/編譯)
相關儀器及方法:TE300倒置顯微鏡 C9100電子倍增電荷耦合設備 聲光可調濾光器 MZFLIII熒光體視顯微鏡 Odyssey紅外激光成像系統 LSM710共焦顯微鏡 Axio-observer倒置萬能材料顯微鏡 細胞藍光光敏開關
完成人:錢德拉·塔克課題組
實驗室: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系、醫學中心神經生物學系 輝瑞全球研發計劃神經科學研究組。
去年曾有報道稱科學家從擬南芥中提取蛋白研制出了可感應紅光的開關,能夠改變哺乳動物細胞的形狀,并使其向光源移動。
不同之處在于,先前的這種紅光光敏開關需要加入一種額外的化學物質才能對光產生感應,而最新研發的藍光光敏開關因為使用了一種天然存在于非植物有機體的輔助因子,從而無需加入額外的化學物質就可具有光敏性。
科學家們將提取的這兩種蛋白分別與紅色熒光蛋白和綠色熒光蛋白融合,并把綠色熒光蛋白混合物附著在細胞膜上。接著,他們用藍色光照射細胞,發現蛋白開始相互作用,紅色熒光蛋白快速移動至細胞膜,并與綠色熒光蛋白合并,發出黃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這種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在光照射下能反復觸發。
論文作者之一Chandra Tucker表示他們下一步將研究如何提高蛋白的作用效率。目前,諸如基因表達控制之類的重要研究領域將要采用這種光敏開關。此外,該光敏開關有望在細胞培養、蠕蟲、果蠅的研究中得到應用。(科學網 張笑/編譯)
相關儀器及方法:TE300倒置顯微鏡 C9100電子倍增電荷耦合設備 聲光可調濾光器 MZFLIII熒光體視顯微鏡 Odyssey紅外激光成像系統 LSM710共焦顯微鏡 Axio-observer倒置萬能材料顯微鏡 細胞藍光光敏開關
完成人:錢德拉·塔克課題組
實驗室: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系、醫學中心神經生物學系 輝瑞全球研發計劃神經科學研究組。
上一篇: 研究揭示搗亂細胞被“刺殺”機制
下一篇: 美研究人員發現兩項乳腺癌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