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實驗稱益生菌酸奶可能致命
日期:2010-11-03 13:31:52
歐盟質檢機構稱益生菌飲料無任何健康益處
而近日英國媒體亦有報道,在益生菌產品評估中,歐洲食品安全局研討小組認為,益生菌企業提交的支持其聲明的數據并不具有代表性,缺乏論證其產品對健康有益的證據。歐洲食品安全局并沒有使用“益生菌”一詞,并認為,“益生菌”在科學上名不副實。歐盟質檢機構駁斥了800多個有關這些益生菌增強人體自然抵抗力,減少胃腸疾病宣傳,認為這些宣傳要么過于籠統,要么無法得到科學實驗證實。
酸奶主要價值不在益生菌 人體自身能調節菌群平衡
歐盟的營養學家指出,添加了益生菌的酸奶與傳統的酸奶無論在口感,還是營養上,并無太大的區別,酸奶的主要營養價值其實不在益生菌。牛奶在發酵成酸奶的過程中能把乳糖發酵掉,發酵后的牛奶中蛋白、乳糖會水解,牛奶變得容易吸收,但其他營養成分依然保持,喝酸奶就不存在乳糖不耐受問題。這才是酸奶的真正價值所在。而且,人體自身本來就具有調節能力,可調配菌群之間的平衡。人體任何菌種都要保證一定的比例平衡,如果一旦失衡就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假設益生菌確實對人體是有好處的,但過量補充對人體也未必會有積極的效果。
中國益生菌考查標準缺失
中國市面上許多酸奶都會在產品包裝的顯著位置標明一定單位內的活性益生菌數量,從每千克10億個到每千克20億個,甚至還能見到每千克富含50億個、100億個、200億個活性益生菌的。專家介紹,如果單從名稱來看,應該是有其相應的作用的,但問題是,對于這些酸奶中是否真的含有這種菌、數量是多少,卻沒有相應的考查標準。而在美國,益生菌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管理的,在進入市場前必須通過“公認安全使用物質”(GRAS)的認可。在加拿大、歐盟等地區,益生菌也是由相關部門做安全驗證后才能進入市場的。
中國還沒有制定過相應益生菌的標準。
益生菌國家標準尚未出臺,廠家自說自話
中國還沒有制定過相應益生菌的標準。目前只有衛生部2001年出臺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種名單”的有關規定;在益生菌發酵乳制品方面沒有規章可循,而含乳飲料的國家標準GB/T21732-2008只是規定了乳酸菌飲料的含菌量, 無論是未殺菌(活菌)型發酵型含乳飲料還是未殺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乳酸菌活菌數在出廠期要求達到1×106cfu/ml(菌落單位),保質期前需要活菌數按產品標簽標注的乳酸菌活菌數執行。這低于國際標準1×107cfu/ml的要求。同時,乳酸菌標準也并未對乳酸菌在人體腸道是否能存活,而且存活多少有硬性規定。
上文提到,目前中國市場上僅有少數幾款酸奶添加了益生菌、而且功能宣傳得到國家認可,取得保健食品生產批號。按照國家法規的規定,普通食品是不能在包裝上宣傳功效的。但是市面上大推益生菌功效、又不屬于保健食品行業的酸奶大行其道。乳品生物技術專家張和平說:“由于沒有相關法規,也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進行監控,一些酸奶品牌包裝上雖然標注著高科技益生菌群,但到底有無添加、添加了多少都是廠家自說自話,實際上可能與普通酸奶并無多大差異,一些商家涉嫌炒作。”甚至出現在益生菌發酵乳制品中檢驗不出該益生菌的以假亂真現象。
雖然現在普遍認可益生菌對人體有益,能起到保健作用。但由于中國尚沒有系統地研究和制定益生菌和益生菌發酵乳制品標準,由此導致市場上益生菌名稱叫法五花八門,益生功能被夸大宣傳等現象嚴重,甚至很多商品僅有和普通酸奶一樣的菌類成分。消費者不能受廣告的誤導,迷信益生菌飲料或酸奶的功效。而另一方面,益生菌對人體免疫系統是否真的具有保健功能,對人體是否有害,國際尚沒有定論,這還有待科學家進行全面的研究和認證。
上一篇: 美國科學家實驗室培育出首個微型人類肝臟
下一篇: 超級細菌發現者稱目前尚無有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