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發現火星表面過去和現在都有液態水證據
日期:2010-09-16 13:24:02
根據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最新消息,鳳凰號發現了火星表面過去和現在都有液體水存在的證據,并且還發現了火山活動的跡象。
據報道,由亞利桑那大學改良的TEGA熱氣分析機,是用來衡量現存在于火星大氣中穩定碳和氧氣同位素的比例的。TEGA提供了比以前的火星登錄器(如20世紀70年代發射的海盜號)更加精確的同位素資料。研究結果表明,液體水主要以接近0℃的溫度存在于火星表面,因此可排除熱液系統在火星上存在過的可能性。
通過對由鳳凰號采集的火星空氣樣品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火星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同位素的比例和地球大氣非常相似。由于火星重力小,缺乏磁場以及輕的同位素都被輸送到了磁場,因此年代更久遠的大氣主要由重同位素組成。這一過程有利于更輕的碳-12的損失,比與其相比更重的碳-13的損失要快。然而,火星大氣中的碳-12要比碳-13多得多,這就暗示著需要用地質特征(如火山活動)中帶二氧化碳的氣體來填充,同時也表明火山現象已經成為火星上的一個重要進程。
除了分析碳同位素的構成,研究人員也分析了主要以氧-16和氧-18形式存在的氧同位素的構成。他們還將由鳳凰號收集到的數據和已經落到地上的火星隕石中的氧氣含量做了比較。他們發現從火山噴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氧同位素比例上與巖石中的二氧化碳非常相似,但是他們之間也有很多的不同。這表明火山巖石中的二氧化碳之前已經和液體水發生過作用,進而使帶有更重的氧-18的碳化合物中的氧氣更加豐富。
研究人員將隕石數據和由鳳凰探測號收集的數據相比較后肯定了一些關鍵的發現。一個可以追溯到最近的地質火山時代的隕石,包含有甚至可以和鳳凰號收集的大氣數據相匹配的碳酸鹽巖同位素濃度。此外,盡管火星上環境嚴酷,但與碳酸鹽的形成相關的含水條件近來已經延續到了火星。
下一篇: 全球牛磺酸生產漸向中國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