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類物質致認知障礙機制研究
日期:2010-05-06 07:41:40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神經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劉景根課題組和昆明動物所徐林課題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發現了長期使用阿片類物質嗎啡引起腦記憶和認知功能障礙的新機制。
腦認知功能障礙是阿片類物質的一個重要有害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認知功能障礙可能與成癮者強迫性攝藥和戒斷后復吸有關。但目前對阿片類物質損害腦認知功能的機制仍有待進一步闡明。這項研究工作發現慢性給予小鼠嗎啡可通過增加海馬細胞外腺苷濃度,激活腺苷A1受體抑制海馬CA1區突觸可塑性(LTP)和削弱認知功能。研究工作進一步發現細胞外腺苷濃度增加是由于腺苷轉運體功能降低所引起。慢性嗎啡處理可通過PKC依賴和不依賴兩種機制削弱轉運體功能。PKCα/β活性下降與停藥后短期出現的轉運體功能降低有關。研究工作還發現認知功能障礙是由慢性嗎啡處理本身所引起,而與撤藥出現的戒斷反應無關。研究工作為了解阿片類物質引起腦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提供了新的認知,對闡明阿片類物質依賴的機制有一定意義。
該工作主要由盧剛和周啟心博士完成。研究工作得到藥物所代謝中心鐘大放和陳笑艷研究員的大力幫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973計劃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的資助。
上一篇: 開發出口腔癌檢測新工具
下一篇: 發現細胞內分子馬達調控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