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測有望檢測癌癥
日期:2017-03-22 09:03:12
來自普度大學的一項最新成果表明,臨床醫(yī)師們也許很快就能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來檢測和監(jiān)測患者的癌癥了,這將能減少或取代臨床侵入性癌癥檢測。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0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普度大學癌癥研究中心成員,生物化學教授陶緯國(W. Andy Tao),他與其同事發(fā)現當血漿中的一系列蛋白水平升高時,就能指示患者患上了癌癥。他們的研究工作是采用乳腺癌患者的樣品完成的,但該方法也適用于其它任何類型的癌癥和其它疾病。
蛋白磷酸化過程是指向蛋白添加磷酸基團,這會導致癌細胞形成。因此稱為phosphoproteins的磷蛋白已經被視為癌癥生物標志物的主要候選物。然而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們并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在血液中檢測磷蛋白,因為肝臟會釋放磷酸酶進入血液,這能導致蛋白去磷酸化。
“有這么多種類型的癌癥,還有癌癥的不同形式,因此一直以來并不鼓勵尋找生物標志物,”陶教授說,“最新這項突破性成果表明了在血液中使用磷蛋白檢測和監(jiān)測疾病的可行性。”
研究人員比對了來自30個乳腺癌患者和6個健康對照的1毫升血液樣品,結果在血液樣品中發(fā)現了將近2,400個磷酸蛋白,并從中確定了144個在癌癥患者體內會顯著升高。
他們首先離心分離了血漿與紅細胞,然后進一步用超高速離心機分離微囊泡(microvesicle)和外泌體(exosome),這些微粒是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可以進入血液系統(tǒng),之前的研究表明它們在細胞間通信中可能發(fā)揮了作用,并被認為參與癌癥轉移。接下來研究人員將磷蛋白封裝起來,通過質譜進行鑒定。
“胞外囊泡,包括微囊泡和外泌體,都是膜包封的,因此是穩(wěn)定的,這很重要。我們采用的樣本來自5歲患者,從中我們仍然能夠識別出磷蛋白,這表明這是一種識別疾病生物標志物的可行方法。”
通過簡單血液檢查癌癥,要比目前常用的方法更為方便和無創(chuàng),臨床醫(yī)師們還可以定期檢測癌癥患者的血液,了解治療的有效性,并在治療后監(jiān)測患者,查看癌癥是否出現復發(fā)。
普度大學癌癥研究中心主任Timothy Ratliff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有望用于癌癥的早期檢測。
Ratliff說:“微囊泡和外泌體是所有癌癥都會釋放的,因此可以作為癌癥組織的一般模式,不過Andy也許會研發(fā)出不同癌癥相關的模式。癌癥早期檢測是否關鍵,這已經被證明與疾病死亡率降低密切相關。”
接下來陶教授計劃分析各種類型癌癥中磷蛋白水平的變化,確定是否存在不同癌癥類型的模式,他的公司:Tymora分析公司也在研發(fā)新技術,希望能將血液樣本插入到一個墨盒中,分析磷蛋白,從而方便臨床醫(yī)師們在沒有超高速離心機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