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白血病的新辦法,將“別吃我”變成“快吃我”
日期:2017-03-21 09:24:48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異常紅細胞通過表達“別吃我”的信號CD47,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如今,癌癥研究人員通過新發現的CD47阻斷抗體,將這個信號轉化為“快吃我”,從而為白血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2009年,斯坦福大學Irving Weissman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白血病等血液癌癥廣泛表達CD47,這種蛋白質在癌細胞的表面表達。不久之后,Weissman及其他研究人員發現,阻斷CD47能夠清除腫瘤細胞。
于是,人們對CD47的興趣日漸濃厚。楊森研發(Janss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Christine Pietsch表示:“我們對CD47的確很感興趣,因為它不僅在惡性血液病中過表達,也在實體瘤中廣泛表達。”Pietsch及其同事近日全面探索了CD47阻斷抗體的抗癌活性,并將結果發表在《Blood Cancer Journal》上。
吞噬細胞能夠識別哪些細胞是健康的,哪些細胞需要被吞噬,以便保護生物體。CD47是一種廣泛表達的細胞表面蛋白,通過與吞噬細胞表達的SIRPα 相互作用而抑制細胞吞噬。 “如果能阻斷CD47與SIRPα 的相互作用,則可以增強癌細胞的吞噬。抗體是針對這種相互作用的一種好方法,”Pietsch說。
Pietsch及其同事首先找到了三種新的抗體,它們能夠有效抑制CD47與SIRPα 的相互作用,并增強了細胞吞噬。接著,他們將新抗體置于功能不同的抗體骨架上:效應子功能活性骨架和效應子功能沉默骨架,確定了新抗體靶向CD47的程度。效應子功能活性骨架不僅阻斷CD47與SIRPα 的相互作用,還招募更多的免疫細胞來癌癥位點,從而去除癌細胞;而效應子功能沉默骨架只阻斷CD47與SIRPα 的相互作用。
利用體外吞噬分析和小鼠研究,研究人員確定了每個版本的抗體對付白血病的活性。“若希望獲得全面的抗腫瘤活性,你不僅需要CD47-SIRPα的阻斷功能,還需要效應子功能。抗體添加了一個‘快吃我’的信號,然后驅動細胞吞噬。僅僅阻斷相互作用是不夠的,”Pietsch說。
有效去除白血病細胞的CD47抗體的開發,為癌癥療法的開發提供了有力證據。不過,據Pietsch介紹,在提高藥物效力的同時保持安全性才是藥物開發的最大挑戰。事實上,他們用效應子功能活性抗體治療食蟹猴時,發現紅細胞數量明顯下降。
這種紅細胞的損失表明CD47抗體可能需要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才能克服一些安全挑戰。不過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樂觀,他們相信終將開發出抗體,成功治療白血病以及其他一些高表達CD47的癌癥。
上一篇: Oncogene: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如何影響癌癥相關的糖酵解
下一篇: 血液檢測有望檢測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