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病毒觸發自閉癥
日期:2017-03-02 08:55:02
近日,一項新研究顯示,單純性皰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可能導致自閉癥。科學家發現,懷孕初期感染活動性HSV-2的女性生下出現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的男性嬰兒的幾率為未感染女性的兩倍。
“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論文。”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行為神經免疫學家Karen Jones表示。該研究為自閉癥與妊娠感染的關聯性提供了首個免疫學證據。
哥倫比亞大學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自閉癥出生組研究項目中的442位孩子患有ASD的母親,并將相關數據與464位后代沒有患ASD的母親進行了比較。進行比較的兩組孩子出生于1999年至2008年間的相同月份和年份且性別相同。研究結果刊登在mSphere上。
研究人員主要研究了ToRCH病原體——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以及HSV-1和HSV-2,婦女懷孕期間暴露于這些病原體會引發流產、出生缺陷等問題。他們采集了懷孕大約18周時以及孩子出生時的血樣,分析了每種ToRCH病原體的抗體水平。
結果顯示,對HSV-2的高抗體水平與ASD風險有關。而且,這一關聯只在懷孕初期抽取的血液樣本中是明顯的,胎兒神經系統在這時會快速發育。而其他病原體沒有類似結果。這也與早前的流行病學數據相吻合——懷孕初期到中期母體免疫系統的活化與后代長期的發育和行為問題存在關聯。
不過,研究人員還表示,ASD的發生是受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影響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判斷懷孕期間是否需要篩查和抑制HSV-2感染。此外,樣本中患有ASD的女嬰數量很少,所以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該影響是分性別的。
據悉,美國約有1/5的女性攜帶HSV-2,經過初次發作后,該病毒會存在于神經細胞中,通常處于不活躍狀態,隨著人體對其形成免疫力,復發率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