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Nature Medicine文章:節食能治療白血病?
日期:2016-12-16 10:07:50
來自濱州醫學院BMU–UTSW聯合泰山免疫研究組,德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Fasting selectively blocks develop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via leptin-receptor upregulation”的文章,發現節食對腫瘤生長的作用具有癌癥類型特異性,這為利用節食所產生后續的功效而又不必節食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相應治療藥物的開發提供了思路。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12日Nature Medicine雜志上,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濱州醫學院“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張成城博士,張博士多年來主要從事造血干細胞和白血病的發生及治療的免疫學相關研究,尤其在腫瘤干細胞免疫學研究方面始終保持國際領先水平,開辟了嶄新的研究領域:干細胞免疫學。
張成城研究組近年來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節食是否有助于白血病治療,研究人員發現節食確實有助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并且進一步證明其機制為瘦素受體(LepR)所發揮的作用。這一研究為利用節食所產生后續的功效而又不必節食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相應治療藥物的開發提供了思路。
最新研究發現了單獨采用節食的手段能強有力的抑制,并且逆轉B細胞和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對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沒有影響。由此他們展開了深入探討,發現了瘦素受體 (LEPR) 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這項研究表明了節食對腫瘤生長的作用具有癌癥類型特異性,這對于研發白血病的治療新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張成城研究組近年來還針對一種白細胞的攜帶ITIM基序抑制性受體LILRB(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LAIR1展開了研究,發現敲除該受體對受試對象的正常生理功能毫無影響,但可以大大降低患白血病受試對象的死亡率。因此,該受體成為了一種極為理想的無副作用的藥物作用靶點。
上一篇: 致病基因可被選擇性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