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突破傳統觀點:移植神經元的融合
日期:2016-11-01 08:50:48
移植胚胎神經細胞可以連接到發育好了的成年小鼠視覺皮層上,并且隨時間發展,促進它們對視覺線索的敏感度。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6日的Nature雜志上。這項研究打破了之前認為大腦無法自我修復的觀點,證明了移植胚胎神經元能重建受損的成年小鼠大腦中的回路,并恢復其功能。
來自法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和醫學研究院 (INSERM)的神經學家Afsaneh Gaillard(未參與該項研究)對此評價道,“這是第一次在單細胞水平上,我們可以觀察并分析體內移植神經元的成熟與融合。”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病,以及中風或某些損傷都可能導致腦細胞的損失。臨床醫師們希望能通過移植神經細胞來代替那些損傷的神經細胞,但此前他們并不清楚這些移植的神經元是否可以融合到大腦的神經網路中。
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亥姆霍茨慕干細胞研究所的Magdalena Götz最初想要研究新生神經元如何通過直接神經元重編程(direct neuronal reprogramming,生物通譯)生長的,這是Götz等人研發的一種能將神經膠質細胞轉化為神經細胞的技術。由于之前未曾有人分析過大腦全尺度中,移植神經元如何與成熟大腦環路融合在一起,因此她們等人著手分析胚胎移植后重編程神經元的發育。
研究人員將來自于大腦皮層的胚胎神經細胞移植到成年小鼠視覺皮層的損傷區域,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們通過雙光子顯微鏡成像監測移植未成熟神經元的發育,看看它們是否分化為錐體細胞。結果發現這些細胞可以存活并繼續發育。令人興奮的是它們還與其他神經細胞形成了突觸連接,并能夠響應視覺刺激。
“針對植入細胞連接的詳細分析是這一研究領域的一大進步,”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Anders Björklund(未參與該項研究)說。
這項研究證明了移植胚胎神經細胞可以融入成熟大腦環路中,Götz等人計劃下一步回到“是否其它類型的腦細胞,如直接重編程神經元能完成同樣的功能”這個問題上,Götz說他希望能證實在人類干細胞來源的神經元,或者具有更大大腦的動物中證實這一研究發現。
下一篇: 朱健康院士Nature子刊表觀遺傳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