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用CRISPR靶定DNA去甲基的新方法
日期:2016-08-03 09:07:46
在哺乳動物細胞中,DNA甲基化精密地調節基因的表達,從而在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期,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百人計劃“胡榮貴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小組,在《Cell Discovery》發表題為“A CRISPR-based approach for targeted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成果,報道了一種新的方法,采用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系統來靶定DNA去甲基化。點擊閱讀胡榮貴研究組的更多研究成果:上海生科院發現系統研究蛋白質降解組的新方法;胡榮貴研究組Cancer Cell解析細胞選擇性自噬;中科院Cell Res繪制人類蛋白質降解組圖譜。
DNA甲基化是向DNA添加甲基的一個后生過程,主要發生在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堿基的第五個碳上。在哺乳動物細胞中,DNA甲基化調控著基因的表達,從而在無數的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揮關鍵的作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細胞發育和分化、基因組印跡和腫瘤發生。通常,腫瘤抑制基因中的DNA甲基化,會沉默它們的表達,并將有助于多種類型的人類癌癥。另一方面,DNA甲基化也是許多毀滅性的人類神經肌肉疾病的病因,包括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其中FMRP的啟動子區中三核苷酸重復(CGG)的擴增,可導致基因的超甲基化,并大幅抑制該基因的表達。因此,操縱靶基因DNA甲基化狀態的技術進步,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DNA甲基化如何在特定背景下調節基因的表達,而且能控制基因表達,并可能帶來有益的臨床預后。
最近,有研究發現許多酶能夠以不同的機制催化活性的DNA去甲基化。據報道,Tet加雙氧酶催化的5-甲基胞嘧啶氧化,可促使具有Tet催化結構域(Tet-CD)的DNA去甲基化,作為最小的功能模塊。研究人員曾嘗試利用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融合的TET1-CD靶定DNA去甲基化,來激活靶基因。然而,它更廣泛的作用被限制為基于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的策略,需要繁瑣的設計和組裝,從而不適合于高通量應用。
近年來,CRISPR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基因組工程與編輯。利用失活的核酸內切酶Cas9(dCas9),開發的合成生物學平臺已經實現了基因調控、基因組編輯或熒光標記。此外,在sgRNA中意外發現的可塑性,可使額外的RNA元件插入形成sgRNA2.0系統。一般而言,這種RNA元件可被許多RNA特異結合蛋白效應物識別,這將可能導致靶向dCas9介導的功能基團的效力放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的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統,靶定DNA去甲基化。最初,研究人員通過向傳統sgRNAs中插入兩個拷貝的噬菌體MS2 RNA元件,構建了修改的單導向RNAs(sgRNAs)(sgRNA2.0),這將有利于Tet1催化結構域(TET CD),與dCas9或MS2外殼蛋白融合,結合到基因位點。
隨后,研究人員證明,該系統可顯著上調靶基因的轉錄,包括RANKL、MAGEB2或MMP2,這與它們鄰近的啟動子中的CpG的DNA去甲基,是密切相關的。此外,dCas9/sgRNA2.0指導的去甲基化系統,似乎能提供有效的靶基因去甲基化,但是具有脆弱的脫靶效應。該系統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具體背景中DNA甲基化如何可以調節基因表達”的機制,而且也使我們能夠控制基因表達,并帶來潛在的臨床益處。
上一篇: 三篇Nature文章:攻克癌癥耐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