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遺傳學之父Cell發表突破成果
日期:2016-06-01 09:38:43
最近,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結合兩種尖端技術,發現前額葉皮層中的神經元被用來響應獎勵或厭惡經歷,這可能對治療精神疾病和成癮具有重要的意義。
前額葉皮層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扮演了一個神秘但卻主要的作用。它與情緒調節相關,前額葉皮層中的不同細胞似乎能響應正面和負面的體驗。然而,前額葉皮層是如何支配獎勵或厭惡這兩種對立的體驗過程呢?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未知的。
5月26日在《Cell》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由光遺傳學之父、斯坦福大學Karl Deisseroth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采用兩項變革性研究技術,來展示前額回路如何處理彼此根本不同的正面和負面體驗、它們如何發揮作用以及它們如何連接到大腦的其他部分。
Deisseroth教授說:“這些細胞的構造不同。它們以不同的方式開始,然后根據最近的體驗而改變它們的性質。它們似乎特異性地進行連接以傳導積極或消極的體驗。”
這對于我們了解“獎勵和厭惡體驗如何發揮功能”有著很深的影響,而且也會促使開發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來治療藥物成癮以及與獎勵和厭惡相關的精神疾病。
完整的夢
這項研究首次充分結合了Deisseroth開發的兩項新型技術:光遺傳學和CLARITY。
光遺傳學是對活體動物中的細胞進行遺傳修改的一項技術——在這項研究中,是指的神經元,這樣可以通過光打開或關閉它們的功能。CLARITY是一項了不起的化學工程壯舉,這樣技術保留了大腦3D結構、神經回路及其他生物機制的完整性,展現了大腦中復雜的精細連接和分子結構。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光或化學物質進行研究。
Deisseroth說:“將光遺傳學和CLARITY結合起來,使我們能夠發現行為如何來自于整個大腦電路的活動模式,又不會忽略單個神經元。”
例如,之前一直不可能確定的是:前額葉皮層中的神經元——在不同的體驗中是活躍的,是否是生理上不同類型的細胞,或者它們是否僅僅接受不同的信息。當考慮這部分大腦的基本處理以及考慮靶向細胞類型的可能療法時,這種區別是很重要的。
之前的技術可讓研究人員利用電極竊聽一組神經元的活性,或影像大腦活動。但是當研究人員追蹤行為過程中的細胞活動時,這些技術不能反映這些細胞在受試者大腦內是如何連接的。
現在,通過聯合使用光遺傳學和CLARITY,Deisseroth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同時研究神經元的功能和連接,從而達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BRAIN倡議的一個重要目標。Deisseroth說:“這是第一次深入研究些細胞,同時保留行為過程中與活動的聯系。這就像去了解計算機電路的各種組件,也深入了解它們的獨特屬性是什么,它們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它們是如何用于電路中。最后,它可以幫助你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
實現CLARITY
這項研究的第一個方面涉及CLARITY。該技術可讓研究人員跟蹤具體的途徑,并“標記”受試者(在這種情況下是小鼠)大腦內特定的分子結構。研究人員給老鼠積極或消極的刺激。只標記在體驗中一直強烈活躍的神經元——連同它們外向的連接,從而可讓研究人員有效地跟蹤通過大腦的不同電路。
使用光遺傳學,研究人員控制了活體動物體內特定的神經元——在積極或消極的體驗中它們一直是活躍的。然后,該研究團隊能夠評估這些特定的神經元是如何影響行為結果的。
研究人員對這些小鼠進行了光遺傳學修改,這樣那些感光細胞就只是在正面或負面體驗中保持活躍的細胞。例如,該研究團隊能夠打開只與正面體驗相關的細胞,以觀察小鼠的行為。實際上,他們可以欺騙小鼠認為它們正在經歷一次正面刺激,如巧克力或可卡因,以觀察行為有何改變。
通過在同樣的實驗中聯合兩種技術,Deisseroth的研究團隊不僅能夠確定,正面體驗的細胞的分子簽名不同于那些負面體驗的細胞——可卡因和巧克力與產生一個特定分子標記(稱為NPAS4)的細胞有關,而且積極和消極體驗的細胞能夠以兩種根本不同的方式,被連接到大腦中遙遠的部位。
Deisseroth說,考慮到前額葉皮層和各種精神疾病之間的較強聯系,這項研究在將來打開了一種可能性: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識別和靶定不同的細胞類型,包括藥物或外部刺激技術。
Deisseroth說,這項研究結果和其他變革性研究一樣,是一項了不起的跨學科研究的結果。在這項研究中,本文共同作者、斯坦福大學著名華人生物學教授駱利群(Liqun Luo)博士的實驗室制備了一種小鼠模型,可用于本研究中幾種不同的體驗依賴性標記策略;本文共同作者、斯坦福大學放射學助理教授Jennifer McNab博士,幫助量化了通過大腦的細胞通路。實驗性的工作是由博士后研究人員Li Ye、William Allen以及研究生Kimberly Thompson完成的,他們三人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下一篇: Nature發布重要免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