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癌癥免疫療法的新天地
日期:2016-04-05 09:07:11
VIB/UGent的研究人員最近為癌癥免疫療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發現,壞死性凋亡可以成為癌癥免疫療法的一部分。將壞死性凋亡的腫瘤細胞當作疫苗,能在小鼠體內激活有效的抗腫瘤免疫。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三十一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健康人體內每秒鐘約有一百萬細胞發生程序性死亡。這些垂死細胞會被免疫細胞有效清除,不引起炎癥反應。通過誘導細胞死亡來消滅癌細胞是癌癥治療的一個主要目標。近十年的研究顯示,一些抗癌藥物不僅殺死癌細胞,還會引起患者機體的免疫應答。這一現象被稱為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研究人員指出,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可以激活免疫系統,使其特異性清除癌細胞。抗原呈遞細胞吞噬死亡癌細胞之后,能引導免疫系統跟蹤、識別和殺死其他癌細胞。
壞死性凋亡
免疫原性細胞死亡一直被認為是癌癥藥物引起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凋亡)。這項研究表明,另一種細胞死亡(壞死性凋亡)也有很高的免疫原性。研究人員誘導癌細胞發生壞死性凋亡,然后將其送入小鼠體內。這些細胞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夠有效抵抗腫瘤生長。
“不少癌細胞對凋亡通路有抗性,而我們這項研究提供了另一條途徑,通過壞死性凋亡引發抗癌免疫應答。壞死性凋亡有望成為癌癥免疫療法的新靶點,”領導這項研究的Peter Vandenabeele教授說。
前不久魯汶大學(KU Leuven)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發表文章,為人們展示了以細胞為基礎的新一代免疫療法。這種療法為戰勝腦癌帶來了新的希望。研究人員誘導小鼠的腦癌細胞發生免疫原性死亡,然后把垂死的癌細胞與樹突狀細胞一同培養,樹突狀細胞在免疫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顯示,免疫原性死亡的癌細胞會釋放“危險信號”,令樹突狀細胞完全激活。
T細胞是人體內的重要免疫細胞。它們起源于骨髓,在胸腺內分化成熟,是機體抵御入侵者和癌細胞的主力軍。T細胞療法在癌癥治療方面很有潛力,但副作用可能非常嚴重。為此,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能夠嚴格控制T細胞活性的分子開關。這一技術有望解決T細胞治療的嚴重副作用,克服這種療法的重要障礙。相關論文發表在九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雜志上。
癌細胞中的突變會使其產生腫瘤相關的抗原分子,而免疫系統能夠針對這些抗原做出應答。這樣的應答本該消滅正在癌變的細胞,但腫瘤往往能夠躲開免疫的攻擊。這是因為,癌細胞能夠抑制有調控功能的免疫細胞,例如調節性T細胞和源自骨髓的抑制性細胞。Ali等人在Nature雜志上指出,為了躲避免疫應答,腫瘤需要胞內激酶PI(3)K的作用。研究顯示,抑制這種酶能夠解放受到抑制的免疫應答,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
上一篇: Nature子刊:解開蛋白質折疊的奧秘
下一篇: Cell解讀抗癌新藥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