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發布宏基因組測序新工具
日期:2016-02-18 08:58:05
微生物幾乎是無所不在的,它們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微生物的了解還相當匱乏,因為許多微生物是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宏基因組學是了解這些微生物的重要途徑,但宏基因組測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就像是把許多拼圖拆散混在一起,然后在毫無參考的情況下拼接。
最近Nature Methods雜志發布了一個名為TruSPADES的強大工具,可以大大提升研究者們測序宏基因組的能力。這種算法能將Illumina測序儀生成的300bp短讀取,合并成大約1萬bp的基因組片段(Synthetic Long Reads)。如果說用短讀取相當于語句,那么長片段就是整章文字。顯而易見,把整章文字還原成一本書要容易得多。
TruSPADES主要是先給100-300bp的短讀取裝上條碼,然后通過de brujin 圖把這些片段組裝起來,生成Synthetic Long Reads。這種低成本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確定相連片段,獲得更長更準確的長測序片段。
研究人員正在將這一方法用于各種微生物群體,從人體微生物組到海洋微生物組。“這是新一代的測序技術,會對宏基因組測序產生很大的影響,”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加州大學的Pavel Pevzner教授指出。
人類消化道居住的大量微生物被統稱為腸道微生物組。腸道微生物組在人類代謝食物、抵御感染和應答藥物等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許多人類疾病都與微生物組失衡有關。我們知道腸道菌群的菌種組成是因人而異的,宏基因組測序進一步揭示了微生物組驚人的復雜性。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在人們共有的一些細菌中還存在著廣泛的菌株差異。這是首次在腸道菌群中大規模分析菌種內部的基因變異。
嬰兒的微生物組需要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熟。華大基因和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8名一歲以內的瑞典嬰兒進行了腸道菌群分析。我們一直以為引入固體食物是改變嬰兒腸道菌群的關鍵因素,但這項研究表明推動微生物組成熟的其實是斷奶。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引入了固體食物,非母乳嬰兒的微生物組仍舊比母乳嬰兒更接近成人。
人們一直認為DNA編碼的指令是所有生命通用的,例外情況極少。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宏基因組研究顯示,自然界中的生物又一次打破了人類定下的規則。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1776種環境(包括17個人體區域)的微生物宏基因組數據,在其中尋找所謂的“重編碼事件”。他們專門就終止密碼子(命令蛋白合成停止的遺傳序列)的重編碼事件進行分析,尋找那些把終止密碼子當成“前進”信號,還繼續往蛋白上添加氨基酸的事件。研究表明,這樣的事件在環境樣本中大量存在。
上一篇: 科學家Nature發布表觀遺傳重大發現
下一篇: 癌細胞如何逃避一種靶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