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布基因組測序重要發現
日期:2015-09-16 09:00:20
來自哈佛附屬Hebrew SeniorLife衰老研究所(IFAR)的研究人員,與來自一些國際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合作鑒別出了一種遺傳變異,并證實其調控了負責骨密度和骨折風險的一個基因。這項研究的結果發布在9月14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有可能促成一些預防老年人骨折的干預措施。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一種可以讓骨骼變弱,使得它們變脆易于發生骨折的疾病。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估計,有5300萬美國人罹患骨質疏松癥或是因骨量偏低而有形成這一疾病的風險。以往的研究發現一些風險因素,如年齡、性別、種族及家族史等推動了骨質疏松癥發病。
論文的資深作者、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準成員、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Douglas Kiel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通過調查一些基因在決定骨密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哪些人因為低骨密度而有骨折的風險,探討了骨質疏松癥的遺傳方面。了解骨質疏松癥的潛在基因組學或可促成一些預防干預措施,最終減少隨著我們年齡增長的骨折風險。”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組首先對2800多人進行了全基因組,并對另外3500人進行了外顯子組測序,隨后對他們的基因分型結果進行了“深度補值”——整合來自2,800人的數據及他們的基因組序列填補了基因組未分析部分的信息。通過比較他們的數據以及來自另外2萬多研究參與者的信息,證實一些遺傳變異與骨密度相關。研究人員隨后檢測了來自許多其他研究(總共50多萬人)的數據,確定了一些變異還影響了個體骨折的風險。
研究結果表明,一個參與了人類發育最早期階段的基因engrailed homeobox-1基因在調控骨密度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這是第一次研究人員將這一基因的產物蛋白質EN1與成人骨生物學連接起來。此外,這項研究證實了可將基于測序的全基因組研究和深度補值作為鑒別新遺傳關聯的一種合理的方法。
主要作者之一、Hebrew SeniorLife衰老研究所統計遺傳學家Yi-Hsiang Hsu博士說“這項研究鑒別出一些相對罕見的突變與復雜表型和疾病如骨質疏松性骨折及普通人群低骨密度(BMD)有關,表明了應用全基因組測序在鑒別常見疾病遺傳決定子中的價值。”
Kiel說:“我們的研究增進了對骨質疏松癥形成潛在遺傳學的理解。理想上,基因組研究將在某一天促成更加個體化的干預措施,來降低老年人的骨質丟失及預防骨折。”
上一篇: 光遺傳學突破:用光提高記憶力
下一篇: eLife:端粒、癌癥和衰老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