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權威期刊發表癌癥研究新成果
日期:2015-09-15 08:52:47
癌癥中的表觀遺傳學改變一直備受關注,人們希望從中找出更好的生物學指標,為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中發現了新的表觀遺傳學指標,為人們提供了治療這種疾病的新指標。
研究人員發現,異染色質蛋白HP1γ對結直腸癌的細胞增殖非常關鍵,其蛋白質水平受到miR-30a的特異性調節。這一成果發表在十大腫瘤學期刊之一的Cancer Research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南京大學生科院的趙權教授。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又稱大腸癌,是最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的一個嚴重威脅。結直腸癌是一個多階段、多步驟的病理過程,與多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關。不過迄今為止,人們沒有完全理解這種疾病的真正病因和調控機制。
“表觀遺傳學指標將在結直腸癌的篩查、診斷、預后、治療選擇和復發監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領導這項研究的趙權教授說。
研究顯示,原發結直腸癌組織中的HP1γ水平明顯高于附近的非腫瘤組織。MiR-30a在結直腸癌組織中顯著下調,與HP1γ蛋白水平呈負相關。進一步研究表明,HP1γ受到miR-30的轉錄后調控,miR-30能在體外和體內抑制結直腸癌的生長。
這項研究說明,HP1γ和miR-30a是很有前景的結直腸癌生物指標,可以幫助人們判斷預后,也有望用于結直腸癌的治療。趙權教授及其同事將會進一步探索這些指標在結直腸癌各個階段中起到的具體作用。
上一篇: Science顛覆性發現:神經元可以變身
下一篇: 萬人基因組計劃里程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