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重編程癌細胞,由惡轉(zhuǎn)善
日期:2015-08-25 09:13:06
癌癥研究者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迫使腫瘤細胞變回以往的正常細胞。現(xiàn)在,來自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方法,其有潛力重編程癌細胞恢復正常。這項研究發(fā)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資深研究員、梅奧診所癌癥生物學系主任Panos Anastasiadis博士說:“新研究發(fā)現(xiàn)揭示出了意想不到的新生物學,提供了關(guān)閉癌癥的密碼。”
新研究發(fā)現(xiàn),粘附蛋白與miRNAs生成中的關(guān)鍵作用因子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之間存在互作。miRNAs通過同時調(diào)控一組基因的表達編排了整個細胞程序。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正常細胞彼此接觸時,一組特異的miRNAs會抑制促進細胞生長的基因。而當癌細胞中的粘附遭到破壞時,這些miRNAs錯誤調(diào)控,細胞生長失控。研究人員在一些實驗中證實,恢復癌細胞的正常miRNA水平,可以逆轉(zhuǎn)這種異常的細胞生長。
研究的主要作者、Anastasiadis實驗室助理研究員Antonis Kourtidis博士說:“這項研究將兩個迄今為止不相關(guān)的兩個研究領(lǐng)域——細胞間粘附與miRNA生物學聯(lián)系起來,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科學家們的一個問題:粘附蛋白在細胞行為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癌癥治療的一種新策略。”
這一問題出自有關(guān)E-cadherin和p120 catenin一些矛盾的研究報道,粘附蛋白是正常上皮組織形成的必要條件,人們長期以來將其視作是腫瘤抑制因子。Anastasiadis博士說:“然而我們和其他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一假說似乎并不真實,因為E-cadherin和p120仍然存在于腫瘤細胞中,是它們進展的必要條件。這使得我們相信,這些分子具有兩面性——好的一面是維持了細胞的正常行為,壞的一面則是驅(qū)動了腫瘤形成。”
他們的理論最終被證實是正確的,但對于是什么調(diào)控了這一行為卻仍不清楚。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研究人員研究了叫做PLEKHA7的新蛋白,它在正常極化上皮細胞頂部與E-cadherin和p120結(jié)合。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PLEKHA7通過連接微處理器與E-cadherin和p120,借助一組miRNAs維持了細胞的正常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E-cadherin和p120發(fā)揮了好的腫瘤抑制因子作用。
“而在PLEKHA7喪失后這一頂部粘附復合物遭到破壞,這組miRNAs發(fā)生錯誤調(diào)控,E-cadherin和p120切換到致癌的一面,”Anastasiadis博士說。
“我們認為,喪失頂部PLEKHA7-微處理器復合物是癌癥中一個早期的普遍事件。在我們檢測的大多數(shù)人類腫瘤樣本中,都缺失這一頂端結(jié)構(gòu),盡管仍然存在E-cadherin和p120。這相當于制造出了一輛超速汽車,它擁有大量的汽油(壞的p120),卻沒有剎車(PLEKHA7-微處理器復合物)。
Anastasiadis 說:“通過讓癌細胞中受累的miRNAs恢復至正常水平,我們能夠能夠重建這一剎車,恢復正常細胞功能。在某些侵襲性癌癥類型中開展的初步試驗缺失非常有前景。”
上一篇: PNAS:DNA錯配修復蛋白如何運作?
下一篇: 中山大學JBC解析抑癌m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