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天池尋夢記
日期:2014-09-16 10:21:27
辦公室里的小伙伴們一直計劃外出游玩,最初的目的地是英山,后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上周三不知誰突然提了一句,“要不去木蘭天池吧?”原以為這僅僅只是個提議,卻不曾想,周四出游方案就出來了,周六就付出了行動。可是,可是,我們之前計劃的不是去英山漂流么?
或許是感知到我們這次出行的不易,天公也相當作美。早晨那點毛毛雨飄著飄著,就飄沒了。早秋的風,稍帶一絲寒意。車上,劉師傅早已準備好了一小束不知名的花,一大片綠葉下,三朵象牙白的橢圓小花緊挨著,煞是好看。人的爆發(fā)力是很強的,于花而言,亦是如此。三朵看似弱小的花,經(jīng)涼風一吹,香氣漸漸濃郁,我們聞著聞著也就醉了。
花香襲人,涼風拂面,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如果只是坐著等著到目的地,顯然不符合我們的性格。淡而無趣的生活,怎能容忍?于是,余老師開始充當導游,從武漢市最美的十條街道之一東湖路開始,到二七廣場的命名,再到武漢的6條跨長江大橋的具體位置,“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二七長江大橋,左邊是長江二橋,二橋過去是一橋。”對各個位置如此熟悉,文化底蘊也了解的相當清楚,讓我們不得不懷疑他是不是在兼職做導游。
車輛進入盤龍城后,“你們知道盤龍城為什么叫這個名嗎?”一車人都等著他告訴答案,結(jié)果,余老師淡定地說,“我也不知道,來,讓我百度給你們看”。好吧,他終于擺脫了兼職導游的嫌疑。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我們的車穿過了一個又一個小鎮(zhèn),隨后又穿過了一片片農(nóng)田,路邊的景象越來越熟悉。國內(nèi)的鄉(xiāng)鎮(zhèn)除了江南江北有明顯的區(qū)別外,同一區(qū)域里的仿佛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你摘過桑葚嗎?
你們小時候玩過刀劍嗎?
我小時放過牛。
我和小伙伴經(jīng)常去河里捉魚……
我有預感,這次將是一趟尋夢之旅。
經(jīng)過兩個半小時的馳騁,一排徽式建筑突然躍入眼簾,恩,我們到了。
除了徽派建筑,四處望去,到處是連綿起伏的山。景區(qū)沒有人前來詢問是否要坐電瓶車之類的,這就意味著,想要看到天池,只有爬山一條路可選。可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既然決定出發(fā),那就一定要達到頂點。
來木蘭天池,當然不能錯過木蘭的雕塑和天池。在草草瞄了一下花木蘭的雕像,表示曾經(jīng)來過之后,我們8人懷著必勝的心情向山頂挺進。
緣溪行,景色雖比不上桃花源,人造痕跡也較重;但溪水潺潺,整個林子因此也添了些許靈氣,尤其是水草,被溪水沖洗得一塵不染,綠如碧玉,剔透極了。穿過小天池、聰明泉、龍脊石、鎮(zhèn)龍石、穿瀑崖等后,突然覺得給景點取名的人一定深諳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之道。如果這樣的水深能藏龍的話,那一定是龍寶寶。
在經(jīng)歷朱夢思差點落水、劉師傅意外落水的小插曲后,我們發(fā)揮不怕吃苦的革命精神,最終成功約會天池。怎么看待這個約會對象?我覺得,“距離產(chǎn)生美”或者是“相見不如懷念”都是比較客觀的評價。
前面說了,我們來木蘭山的基調(diào)在車上就已定下,即便景色再不濟,我們前面歡樂童年的愉悅話題已足以讓我們快樂一段時間,何況這里也算得上水秀山明。
吃過農(nóng)家飯,在老板娘的點撥下,我們8人懷著“拾光地上,搖完樹上”的心態(tài)去山上撿板栗。如果樹木也有情的話,光看我們的架勢估計它就會瑟瑟發(fā)抖。
雖然蔡寧大哥是粗魯了一些,把板栗樹搖得枝葉亂顫,但他顯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下面還有七個“幫兇”在為他出謀劃策,教他如何快捷地把板栗球全部搖下來。
“虐”完兩棵板栗樹后,在另一個山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棵掛滿板栗球的板栗樹。它高高地站在山腰上,高傲地挑釁著我們,仿佛說:“有本事你就來。”切,實在太小瞧我們的戰(zhàn)斗力了,我們雖是80后,但從小就在基層跟農(nóng)民伯伯同吃同住,練就了一身攀山越嶺的好功夫,爬上那十幾米的山腰,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余老師、蔡寧大哥、劉師傅及楊老師各自使出爬山絕招,不一會就來到了那棵高傲的板栗樹下,只能說,我和我的伙伴們都驚呆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多的板栗球,并且都是開了口的。我得意地笑,得意地笑,真是下巴都要掉了,仿佛尋到寶藏似的。
在樹下?lián)彀謇跚颍瑒儼謇跚驎r,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哼著小曲。這種酣暢淋漓、沒心沒肺的開心感覺,真是久違了。那一刻,有種重回童年的感覺,開心了,就放肆地笑,不必在意別人是否開心。其實山下的板栗10元可以買4斤。所以說,有時候讓你開心的東西,未必珍貴,但一定是能觸及你心弦的。
最后,我們當然是滿載而歸啦,其實板栗也就一小塑料袋,最重要的是開心。特別說明,景區(qū)是不禁止采摘板栗的,此次撿板栗純屬個人行為,與供職單位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