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
補體的定義及作用
補體是一種血清蛋白質,存在于人和脊椎動物血清及組織液中,不耐熱,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導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可被抗原-抗體復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導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
三條補體系統活化途徑
補體系統可通過3條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途徑被激活(即經典途徑、旁路途徑和凝集素途徑),從而發揮調理吞噬、裂解細胞、介導炎癥、免疫調節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中和病毒;細胞溶解作用;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等。
什么是凝血級聯反應?
凝血級聯反應是一系列鈣依賴性的酶原-絲氨酸蛋白酶協調轉化,最終形成凝血酶的過程。
凝血級聯反應的作用
凝血酶是負責將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化為不溶性纖維蛋白凝塊的酶。蛋白酶激活的受體,例如由凝血酶激活的受體,是G蛋白偶聯受體的成員,并且作為先天免疫的介質起作用。激肽釋放酶 - 激肽系統是內源性代謝級聯,其觸發導致血管活性激肽(緩激肽相關肽)的釋放。激肽肽涉及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涉及血壓和鈉穩態的調節,炎癥過程和預處理的心臟保護作用。
補體和凝血系統之間的關聯遠遠超出補體和凝血組分的化學性質,盡管兩者都形成蛋白水解級聯,但補體作用因子可以直接增強凝血效應。
下圖是補體和凝血系統級聯信號轉導圖。點擊圖片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