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檢測時底物溶液的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日期:2025-04-15 10:05:00
底物溶液應在使用前新鮮配制,避免長時間放置。配制底物溶液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注意試劑的加入順序和比例。底物溶液對光敏感,應在避光條件下保存和使用。加入底物溶液后,要注意觀察顯色反應的進程,避免顯色過度或不足。當達到合適的顯色程度時,應及時加入終止液終止反應。

保存條件:底物溶液通常需要在避光、低溫(一般為 2 - 8℃)的條件下保存。有些底物對光和溫度較為敏感,不適當的保存條件可能導致底物提前分解或變質,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現用現配:為了保證底物溶液的有效性和穩定性,最好是現用現配。尤其是對于一些含有不穩定成分的底物,如含有過氧化氫的底物溶液,放置時間過長可能會使過氧化氫分解,降低底物的活性。
平衡至室溫:在使用前,應將底物溶液從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室溫下平衡一段時間,一般為 15 - 30 分鐘。這樣可以避免因底物溶液與反應體系的溫度差異而影響反應速率和檢測結果。
避免污染:使用干凈的移液器和容器來吸取和分裝底物溶液,避免底物溶液受到污染。同時,不要將用過的移液器頭再次插入底物溶液中,防止交叉污染。
加入順序和時間:在 ELISA 檢測中,底物溶液通常是在加入酶標抗體并孵育洗滌后加入。要注意按照實驗步驟的要求準確加入底物溶液,并嚴格控制加入后的反應時間。不同的底物反應時間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在 5 - 30 分鐘之間,具體時間需要根據實驗方案和底物的特性來確定。
反應終止:當底物反應達到預期的時間后,需要及時加入終止液來終止反應。終止液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也需要準確操作,以確保反應能夠完全終止,避免因反應過度或終止不完全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觀察和記錄:在底物反應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反應孔內的顏色變化。可以使用酶標儀在特定波長下讀取吸光度值,以定量分析檢測結果。同時,也要注意觀察顏色變化是否均勻、有無異常顏色出現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安全防護:一些底物溶液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或腐蝕性,如含有鄰苯二胺(OPD)的底物溶液具有致癌性,含有四甲基聯苯胺(TMB)的底物溶液可能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佩戴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避免接觸皮膚和眼睛。如不慎接觸到,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