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關注:世界首例人類iPS細胞治療
日期:2014-09-18 13:52:00
日本理化所(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CDB)的眼科學家高橋雅代(Masayo Takahashi)成為了將誘導多能干(iPS)細胞衍生的組織植入到人體的第一人。
近日,日本理化所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利用iPS細胞培育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移植到了一名70多歲的老年黃斑變性女患者的右眼中。這是世界首例利用iPS細胞完成的移植手術。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干細胞生物學家Jeanne Loring說:“這是真太了不起,太不可思議了。我為此激動不已。我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刻。”
很多東西都會取決于這項試驗。如果這一操作程序被證實是安全的,它將會軟化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于人類iPS細胞實驗的態度,并且有可能為治療其他的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糖尿病等鋪平道路。它還可以讓近期遭受干細胞丑聞困擾的日本科學界重振旗鼓。
2006年,現任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和應用中心主任的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率先將一些基因插入到成體細胞DNA中重編程細胞回復至一種胚胎樣狀態,由此構建出了iPS細胞。這些iPS細胞可以像胚胎干細胞一樣,轉變為幾乎所有的組織類型。由于iPS細胞可以來自于患者自身的組織,人們希望它們將能夠避開胚胎細胞的一些爭議和安全性問題。
2012年,山中伸彌因這項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現在這一領域已步入成熟,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對人類iPS細胞治療展開測試。例如,Loring利用這些細胞構建出了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作為帕金森氏病的一種潛在療法,她表示只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開綠燈,她將立馬啟動臨床試驗。
但iPS細胞生成的組織仍然攜帶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因素,出于這一原因此前所有的國家都沒有批準它們用于臨床試驗。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可能會對它們發動攻擊,它們有可能包含了一些仍然處于多能狀態、可引發癌細胞生長的細胞。不過Loring指出,盡管存在相同的擔憂,人類胚胎干細胞治療試驗還一直未發生這種情況。
在2013年的7月,日本的監管部門給高橋雅代領導的研究小組開了綠燈,允許她們將iPS細胞用于臨床iPS細胞試點研究。
第一位患者是一名70歲的婦女,由于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她的視網膜受損。高橋雅代研究小組從這名患者處取得了皮膚細胞,然后將它們重編程為iPS細胞,再將這些非特化的細胞誘導變為了視網膜組織。9月8日,高橋雅代提供了證據證實,這些細胞在遺傳上穩定且安全,具備了移植到眼中去的先決條件。4天后試驗操作完成,日本理化所報告說患者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該名婦女的視力不太可能得到改善。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觀望,等著看這些細胞能否阻止視網膜進一步退化,是否會產生任何的副作用。如果該名婦女經受嚴重的后果,iPS細胞研究將有可能像基因治療一樣退后數年,1999年在一項基因治療試驗中一名試圖利用改造基因來治療某類肝病的患者死亡。
而如果高橋雅代的試驗成功的話,其將向如FDA和歐洲歐洲藥品管理局等監管部門發送一個強有力的信號。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發育分子生物學家Kapil Bharti說:“如果高橋雅代能夠證實這些細胞能夠安全地用于患者,將會平息一些對這種新細胞類型的擔憂。”Bharti正在領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一項研究工作,開發一種iPS細胞療法采用與高橋雅代相似的方法來治療黃斑變性。他希望在2017年向FDA正式申請開展臨床試驗。
另外一些人則已是迫不及待。紐約干細胞基金會的干細胞生物學家Mahendra Rao說,對于日本國外的一些公司而言規則條例推進的太過緩慢。他在鹽湖城創立了一家Q Therapeutics公司,正在開發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細胞治療。“他們有點嫉妒,因為在日本你可以快速地向前發展。”
但日本的制度也存在一些爭議。自批準高橋雅代的研究以來,監管部門渴望能夠在干細胞研究中保持領先,已經修改了法規,使得在臨床上展開iPS細胞治療測試變得更加的容易,一些人認為此舉將導致一些無效的治療被強加給鋌而走險的患者。
上一篇: 細菌轉錄爆發現象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下一篇: miRNA,癌癥免疫逃逸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