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驚人發現:RNA,修復損傷的模板
日期:2014-09-04 09:09:15
能夠準確地修復自發的錯誤、氧化或誘變劑導致的DNA損傷對于細胞生存至關重要。這種修復通常是利用完全相同或同源的完整DNA序列來實現。但科學家們現在證實,在一種常見芽殖酵母細胞內RNA可充當模板用來修復破壞性最大的DNA損傷——DNA雙鏈斷裂。
盡管較早的研究表明了將RNA寡核苷酸導入到細胞中可幫助修復DNA斷裂,新研究第一次證實了可利用細胞自身的RNA來實現DNA重組和修復。這一研究發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細胞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機制,如果將這一現象延伸至人類細胞,有可能促成針對遺傳疾病的新的治療或干預策略。
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立衛生研究所和喬治亞科學聯盟(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的支持。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3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論文的資深作者、喬治亞理工學院生物學院副教授Francesca Storici說:“我們證實了遺傳信息可以一種同源驅動的方式從RNA流向DNA,從細胞的RNA流向同源的DNA序列。這一過程是在與遺傳信息通常流動相反的方向上移動它。我們證實了,當內源性的RNA分子能夠經退火與斷裂的同源DNA結合而不被移除時,RNA就可以修復受損的DNA。這一研究發現揭示了一種新的遺傳重組機制。“
大多數新轉錄的RNA都會從細胞核快速進入到細胞質,在基因編碼和表達以及細胞運作調控中發揮許多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RNA遠離核DNA。事實上,眾所周知RNA退火后與互補染色體DNA結合對于細胞是危險的,因為它會損害轉錄延伸和DNA復制,促進基因組不穩定。
這項新研究揭示出在基因毒應激狀態下,例如DNA斷裂,RNA與互補DNA配對的作用有可能不同,對細胞是有益的。“我們發現了轉錄RNA經退火與互補斷裂DNA結合,充當模板實現重組和DNA修復,由此在改變和穩定基因組中起作用的一個機制,”Storici說。
細胞內外的各種原因都可導致DNA損傷。由于DNA是由兩條互補鏈構成,一條DNA鏈通常用來修復另一條DNA鏈的損傷。但如果細胞遭受了雙鏈DNA斷裂,修復選項則更為受限。簡單地重新連接斷裂端具有很高的風險生成有害突變或染色體重排,可導致包括癌癥在內的不良效應。不能進行成功地修復,細胞有可能會死亡或是無法執行一些重要的功能。
在2007年初,Storici研究小組證實將合成RNA導入到細胞中(包括人類細胞)可以修復DNA損傷,但這一過程是低效的,且研究人員對于這一過程可否自然地發生存在一些質疑。
為了弄清楚細胞是否利用了內源性的RNA轉錄物來修復DNA損傷,她和研究生Havva Keskin(第一作者)、Ying Shen(第二作者)利用釀酒酵母設計了一些實驗。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策略在芽殖酵母中區分內源性RNA介和通常的DNA機制導的修復。他們隨后誘導酵母基因組發生了DNA雙鏈斷裂,觀察了這一生物是否能利用細胞中僅有的轉錄RNA來修復損傷,從而生存下來并生長。
Keskin說,研究人員構建出了生成轉錄物的DNA區域,包含的一個標記基因中具有一個內含子。在移除內含子后,轉錄RNA序列中沒有內含子,而生成轉錄物的DNA區域中則保有這一內含子;因此它們是有差別的。他們發現,只有以缺乏內含子的轉錄物作為修復模板可以讓誘導DNA雙鏈斷裂的同源標記基因恢復功能。
研究人員對培養皿中的酵母菌落數進行了計數,證實內源RNA導致了修復。他們針對兩種斷裂形式進行了測試,一種是生成這一RNA轉錄物的DNA,另一種是來自DNA不同位點的同源序列。
研究人員發現RNA近似斷裂DNA可以提高修復效率,修復是通過一種同源重組過程來實現。Storici認為這種修復機制有可能在除酵母以外的細胞中起作用,有許多類型的RNA可被利用。
“我們證實遺傳信息從RNA流向DNA并不僅限于反轉錄因子和端粒,還發生在通用的細胞轉錄物身上,使得它成為了一種比預期更為普遍的現象。有可能,細胞中所有的RNA都具有這種功能。”
在未來,Storici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這一機制,包括什么對它進行了調控。她還想知道這一機制是否發生于人類細胞之中。如果確是如此,有可能對于治療或預防遺傳損傷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Storici 說:“在它們的生命周期里,細胞合成了很多的RNA轉錄物;因此,RNA有可能對于基因組穩定性和可塑性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影響。我們需要了解在什么情況下細胞或激活RNA-DNA重組。更好地了解這一分子過程,還有可能幫助我們操控一些機制,使得我們能夠治療或預防一種疾病。”
上一篇: PNAS:控制乳腺癌轉移的酶
下一篇: Cell:揭示癌癥特有的致命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