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ence:發燒的源頭在哪里?
日期:2014-08-28 08:56:45
2007年,一組美國科學家在人腦內發現了導致發燒的確切區域——下丘腦區域,并解釋稱高燒的產生是由大腦內的一種前列腺素引起的。文章指出,當人在生病的時候,白細胞會傳遞一種叫細胞因子的化學信號給身體的免疫系統,這些細胞因子會在大腦中的血管產生一種前列腺素E2(PGE2)。當前列腺素E2會進入下丘腦,在下丘腦內引起高燒、無食欲、頭昏和頭疼等癥狀。因為下丘腦區域的基本功能主要控制人的吃喝和體溫等。
最近,瑞典Linköping大學的研究人員可以精確地查明,這些前列腺素物質是在哪里產生,這一發現為開發更聰明的藥物鋪平了道路。
當你服用阿司匹林時,體內所有的前列腺素生產受到抑制。所有炎癥癥狀得以緩解,包括發燒、疼痛和食欲不振。但是擺脫所有這些癥狀并不總是可取的——它們之所以出現是有原因的。
Linköping大學神經生物學高級講師David Engblom稱:“也許你想抑制食欲不振,但保持發燒。在嚴重感染的情況下,發燒是一件好事情。”
十一年前,他的第一項研究突破是,揭開了發燒過程中前列腺素E2形成背后的機制。這些信號分子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大腦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Engblom表明,相反,在移至下丘腦(身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就位于那里)之前,它們可能是由大腦內血管中的兩種酶合成的。
在以前的一項研究中,該研究小組描述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機制,但是還沒有證據證明它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大腦血管缺乏COX-2和mPGES-1酶的轉小鼠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當這些小鼠感染細菌毒素時,卻不會發燒,而其他癥狀體征則不受影響。相關結果發表在2014年8月27日的《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雜志,David Engblom的博士研究生Daniel Wilhelms是本文的第一作者。
David Engblom解釋說:“這表明,那些引起發燒的前列腺素,是在血腦屏障中形成的——不是其他地方。現在,調查其他炎癥癥狀將會很有趣。對于緩解某些癥狀的藥物開發來說,這類知識可能非常有用,但還不是全部。”
多年來,關于“發燒信號起源于哪里”一直都存在爭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三種不同尋常的想法。第一,它來自于血液循環中的前列腺素,第二,它來自于大腦中的免疫細胞,第三就是Engblom的理論,其強調腦血管的重要性。現在,第三條提議已經得以證實。
上一篇: DNA甲基化,癌癥的通用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