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者Nature子刊解開癌癥放療無效之謎
日期:2014-08-06 09:11:44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ZEB1的蛋白質阻止了放療成功治療乳腺癌細胞。
MD安德森癌癥中心實驗放射腫瘤學助理教授馬麗(Li Ma,音譯)博士,在本月的《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報告說,ZEB1有可能實際上通過提高稱作為DNA損傷反應信號通路的一線防御,幫助乳腺癌細胞修復了放療引起的DNA損傷。
馬麗說:“放療是通過誘導DNA斷裂來導致細胞死亡。用輻射來治療腫瘤而不損傷正常組織的基本原理是,相比于正常細胞,腫瘤細胞分裂活躍,DNA損傷修復機器往往存在一些缺陷。”
因此腫瘤細胞不大能夠修復DNA損傷。但情況并非總是如此。有時候機體會生成一些抗輻射的腫瘤細胞。它們以某種方式“開啟”了DNA損傷反應裝置。然而直到現在,對于這一機制仍不是很清楚。
以往的研究證實,ZEB1可將非侵襲性的基底型癌細胞轉化為高度惡性的、腫瘤形成癌癥干細胞(延伸閱讀:癌研究泰斗Cell揭示癌癥侵襲性的根源)。馬麗的研究小組發現,ZEB1觸動了狡猾的腫瘤細胞在最后一刻按下這一應急按鈕。
馬麗說:“研究證實癌癥干細胞可通過激活DNA損傷反應系統促進輻射抵抗。我們的研究表明,ZEB1誘導上皮間質轉化(EMT)過程,使得某些腫瘤獲得了包括輻射抵抗在內的一些干細胞特性。”
EMT是機體響應損傷愈合的一種方式,人們認為癌癥找到了一種方法利用EMT來促進腫瘤進展。
ZEB1是通過一連串復雜的事件,使得一種叫做ATM的基因能夠穩定在DNA損傷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Chk1蛋白來實現這一效應的。研究結果表明,響應DNA損傷ATM使得ZEB1磷酸化并穩定了ZEB1,ZEB1轉而與一種叫做USP7的酶直接互作,后者使得CHK1去泛素化,穩定了CHK1,由此促進了同源重組依賴性的DNA修復以及腫瘤輻射抵抗。
通過更好地認識這一信號通路使得腫瘤細胞在遭到有毒放療的攻擊時能夠繼續生長的機制,有可能開發出一些新方法來解決輻射抵抗問題。
馬麗說:“放療在乳腺癌治療中起重要作用。為了克服抗輻射腫瘤細胞這一障礙,鑒別關鍵的原因,開發出安全、有效的新療法非常的重要,其中包括有可能利用靶向ZEB1及抑制CHK1的一些藥物。”
上一篇: 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下一篇: Cell子刊:令人驚訝的糖尿病和肥胖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