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簡單可靠的老年癡呆癥診斷標準
日期:2014-07-09 09:09:07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70%)。在法國,患有老年癡呆癥和其他形式癡呆的人數估計在75萬和100萬之間,到2030年預計將達到129萬到140萬之間。老年癡呆癥起因于神經元的損失。病變是由一些大腦蛋白的積累引起。病理學始于記憶問題。緊隨其后的是時間和空間上的定位問題、行為問題和自主性喪失。然而,這些癥狀并不是老年癡呆癥所特有的。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將這種疾病與其他類型的癡呆區分開來,并建立可靠的和盡可能早的診斷方法。
在2005年,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的Bruno Dubois協調的一個國際神經專家小組,重新定義了1984年建立的診斷標準。在此之前,研究人員不得不等待患者死亡,通過檢測死亡患者大腦中的病變,來建立一種明確的老年癡呆癥診斷方法。在活著的患者中,只能推斷疾病的一個概率,僅在后期階段,才能根據癡呆嚴重程度的某一臨界值來進行診斷。
在2007年,該國際小組打破了這些概念。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新的診斷標準,特別是生物標志物。這些是疾病的真正標簽,從最初的癥狀(前驅期)開始就存在。
這些結果的發表形成了一場革命。Bruno Dubois 稱:“根據這些新標準,我們發現,在以前一項基于臨床標準的治療試驗中,有36%的患者其實并沒有患老年癡呆癥。”雖然這種分析只涉及到一小群患者,但是影響很嚴重。患者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和/或護理。有缺陷的病患選擇,可能對新治療中觀察到的療效缺乏造成了影響。
自2007年以來,已經發表了許多研究。該國際小組決定分析這些文獻,為老年癡呆癥制訂更簡單和更可靠的診斷方法。Dubois教授表示:“我們已經走到了路的盡頭;我們已經到達了本質,產生了一個國際共識。”今后,老年癡呆癥的診斷將依靠“疾病所有階段的僅僅兩個臨床生物學標準”。
在很多時候,老年癡呆癥的診斷主要是根據提示性的臨床圖片。隨后利用生物標志物進行確認或排除。
關于臨床圖片,有三種情況:
•典型病例(80-85%的病例):情景記憶障礙(稱為海馬類型遺忘綜合征,即使有線索也很難記住一張單詞表);
•非典型病例(15-20%的病例):大腦皮層的后部萎縮或失語,或前額葉腦損傷(會導致行為問題);
•臨床前狀態:無癥狀高危(患者沒有癥狀,但是在科學研究期間偶然發現有積極的生物標志物),和癥狀發生前(具有一個基因突變)。
下面兩個生物標志物之一是必需的:
•在腦脊液中(通過腰椎穿刺獲得):腦蛋白水平異常(β淀粉樣蛋白減少和tau蛋白增加)
•在大腦中(通過PET——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神經影像:淀粉樣蛋白示蹤劑的保留升高。
這種更簡單和更可靠的診斷方法很重要,主要用于各種研究(臨床試驗、疾病描述、患者群組的監測等等)。在研究以外,生物標志物的使用,非常昂貴和/或侵入性的,目前仍然限于年輕患者或專家中心的疑難病例。
ViaFect轉染試劑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The Lancet Neurology》雜志。
上一篇: Nature Methods:把DNA變成你的工具
下一篇: 上海交大PNAS:生長素抑制氣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