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解析基因組的水平轉移
日期:2014-06-16 09:42:36
在自然界中,兩種不同的植物偶爾會發生雜交。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因為父本和母本的遺傳信息并不相配。不過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只要親本植物將完整的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而不是一半),這樣染色體就能夠在減數分裂中正確配對,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的形成途徑。在這種情況下,雜交形成的植物仍有繁殖能力,并形成了新的物種。這種被稱為異源多倍化(allopolyploidy)的現象,在野生植物和農作物(例如小麥、油菜籽和棉花)中都很常見。
此前人們普遍認為,異源多倍化依賴于雜交和基因組加倍。日前,德國馬普植物分子生理研究所的Ralph Bock領導研究團隊,首次展示了一種無性的異源多倍化途徑,并由此得到了新的植物品種。
Bock的研究團隊使用的是嫁接法。在園藝和葡萄栽培領域,人們通過嫁接將兩個品種的優點結合起來。舉例來說,將對害蟲敏感的高品質葡萄與抗性品種嫁接起來,能夠有效防治葡萄根瘤蚜(一種禍害葡萄的著名害蟲)。兩種嫁接植物之間并不存在遺傳學物質的重組,而是采用了一種被稱為水平基因轉移的策略。
“我們之前的工作證明,嫁接植物的接觸區域存在著葉綠體基因的水平轉移。現在我們想知道的是,嫁接過程是否涉及了細胞核遺傳信息的轉移,”Ralph Bock解釋道。
研究人員將不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別引入兩種煙草(Nicotiana tabacum和Nicotiana glauca)的細胞核基因組,然后將兩種煙草相互嫁接。在融合發生之后,研究人員切下兩種煙草的接觸區域,將其放到含有兩種抗生素的培養基中,只有攜帶兩種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夠生存。令人驚訝的是,培養及中長出了許多雙重抗性的苗木。
這種雙重抗性是來自單個基因的轉移,還是真個基因組的轉移呢?研究人員對雙重抗性植物進行了染色體計數。如果發生了完整基因組轉移,那么新植物的染色體數應該是兩個親本染色體數之和。“N. glauca含有24個染色體,而N. tabacum 含有48個染色體,”Ralph Bock介紹道。“而我們在雙重抗性植物中發現了72個染色體。”“我們通過無性途徑得到了新的異源多倍體植物,”文章的第一作者Sandra Stegemann說。
研究人員將這種新植物放到溫室中進行培養,它們很明顯結合了兩種親本的特征。而且這種新植物比親本生長得快得多,這是許多異源多倍體的特性。因為這種新植物能夠持續有性繁殖下去,研究人員將其視為一個新的物種,命名為Nicotiana tabauca。
研究指出,在水平基因組轉移的基礎上進行嫁接和篩選,可以幫人們創造出更高產更優良的新作物。
上一篇: Nature:深入第二套遺傳密碼
下一篇: Cell子刊:干細胞擴增的瓶頸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