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結直腸癌發病新機制
日期:2014-05-21 08:57:53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張令強課題組日前在國際上首次揭示,泛素連接酶Smurf1是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發展并且導致病人預后差的一個重要因子。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據介紹,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疾病,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第4位,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居癌癥發病率的第3位。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癌比例亦逐漸增多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研究人員通過對336例患者結直腸癌樣本的研究發現,泛素類蛋白通路的修飾酶體系在結直腸癌中呈現高表達,它們與Smurf1協同作用,促進了對抑癌蛋白的快速降解,從而解釋了Smurf1為何具有促癌功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賀福初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一研究的科學意義在于此前學術界揭示此類連接酶均為鋅指類型,而Smurf1則屬于全新類型的連接酶,兩者作用機制不同,并且Smurf1所代表的模式從酵母到哺乳動物都是保守存在的。這為深入理解類泛素化修飾的生物學意義與作用機理開啟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 德發明可降血壓植入式芯片
下一篇: 美研究人員用麻疹病毒“治愈”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