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調控T細胞凋亡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4-03-31 09:23:38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抗體藥物研究中心阮慶國研究小組發現,微小RNA-21(miR-21)通過靶向抑癌基因Tipe2(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8-類似蛋白2)來調控T細胞凋亡。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集團所屬期刊《細胞死亡及疾病》。
據介紹,微小RNA(miRNA)是一類短鏈非編碼RNA(約22個核苷酸),可以與信使RNA(mRNA)中與其配對的互補序列結合,使mRNA發生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譯,從而導致由mRNA編碼的蛋白質減少。MiR-21是miRNA中的一員,在乳腺癌、肺癌、結腸癌、胃癌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腫瘤中明顯過量表達,在多種細胞類型中起抗凋亡作用,然而其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為了探討核因子κB(NF-κB)和miR-21抑制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阮慶國研究小組對缺失Tipe2的T細胞的凋亡進行了分析,發現Tipe2缺陷型T細胞對凋亡不敏感,而Tipe2過表達可以誘導小鼠細胞的死亡。進一步研究發現,NF-κB直接調控miR-21的表達,而Tipe2是miR-21的直接靶標,miR-21可直接與Tipe2編碼區結合來調節Tipe2的表達。此外,在活化的T細胞中Tipe2的表達明顯下調,而miR-21的表達上調。因此,Tipe2作為一種“分子橋”把miR-21與細胞凋亡聯系起來,miR-21(至少部分)通過直接靶向腫瘤抑制基因Tipe2從而抑制T細胞的凋亡。
對入侵微生物進行有效的免疫應答需要淋巴細胞的增殖擴增,但感染被控制后必須清除擴增的效應細胞,以防止效應細胞的過度反應。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均與自身反應性T細胞相關,故機體需要利用相關凋亡機制來清除不再需要的效應細胞或自身反應性T細胞。該研究結果揭示了NF-κB、miR-21和Tipe2三個因子調控T細胞凋亡的特異性通路,這將為開發調控細胞凋亡的新途徑提供理論依據。
該研究獲得深圳市新一代單抗藥物孔雀團隊和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等項目資助。
上一篇: 科學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體
下一篇: Science繪制新型神經元參考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