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揭示干細胞自我更新調控基因
日期:2013-08-27 13:19:43
來自Princess Margaret癌癥中心的干細胞科學家們證實,GATA3基因影響了造血干細胞的自我更新,這一研究發現將推動探索在實驗室中擴增用于臨床骨髓移植的細胞,從而每年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研究結果發表在8月25日的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造血干細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這種多能干細胞是存在于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也可以說它是一切血細胞(其中大多數是免疫細胞)的原始細胞。在例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和免疫缺陷病等許多血液疾病的治療中,造血干細胞移植都非常重要。
大學健康網絡Princess Margaret癌癥中心的資深科學家、McEwen再生醫學中心研究員、多倫多大學醫學系教授Norman Iscove說,新研究為了解控制造血干細胞自我更新過程的機制提供了重要的一塊拼圖。
Iscove博士說:“研究人員很早以前就知道體內的干細胞可通過自我更新來擴增它們的數量,然而,在實驗室中建立自我更新的條件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由于移植術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均依賴于移植干細胞的數量,探索在實驗室中擴增干細胞成為了干細胞研究人員的一個愿望。”
在實驗室中利用基因工程小鼠,Iscove研究小組將研究焦點放在了GATA3上,確定干擾它的功能可提高干細胞的自我更新速率,由此增加干細胞的數量。Iscove博士期望科學家們將能夠利用這一新信息來提高他們能力,培育出數量增加的造血干細胞用于骨髓移植以及基因治療。
James Till 和現代干細胞奠基人Ernest McCulloch 于1961年突破性地發現造血干細胞,他們的研究發現改變了癌癥研究的歷程,為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以及當前許多其他類型的疾病研究奠定了基礎。自那以后干細胞科學不斷地發展,Iscove博士的研究為這一領域寫下了新的篇章。
上一篇: 肝干細胞治療肝臟疾病將成為可能
下一篇: PNAS:癌癥靶向性治療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