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阿爾茨海默癥研究重要成果受質疑
日期:2013-05-28 09:41:23
去年Science雜志曾發表研究指出,癌癥藥物Bexarotene可以用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但近日有科學家對此發出了質疑。四個獨立研究小組在本期Science雜志上報告,他們未能完全重復Bexarotene的驚人效果。
去年Gary Landreth等人發表的研究稱,癌癥藥物bexarotene可以降低大腦中的β淀粉樣蛋白濃度,甚至逆轉阿爾茨海默癥小鼠的認知障礙。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β淀粉樣蛋白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癥的關鍵因素。Gary Landreth等人的研究顯示,bexarotene僅在72小時之內,就能清除50%的淀粉樣蛋白斑塊,這些蛋白斑塊被認為干擾了大腦功能。上述結果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的關注。
“目前還沒有藥物有如此強大的效力,因此這項研究也吸引了大量研究者進行重復,”Johns Hopkins大學的神經科學家Philip Wong說。
本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研究,都未能重現bexarotene對蛋白斑塊的作用。不過,有兩個研究小組發現,這種藥物能夠減少可溶性β淀粉樣蛋白的水平。此外,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Radosveta Koldamova領導團隊發現,bexarotene治療可以改善認知能力。
正方“我們本以為之前的結果可以被復制,” Landreth對上述結果作出回應,“我們并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他認為,其他研究團隊使用的藥物制備方法可能不同,從而改變了bexarotene在大腦中的濃度,甚至改變了它的生物學活性。
Landreth在回應中強調,至少有研究證實了原始文章的兩個關鍵結論:bexarotene可以降低可溶性β淀粉樣蛋白的水平,并且能夠逆轉認知障礙。他指出,對斑塊如此關注可能并沒有必要。近十年來,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質疑,對腦部健康最為危險的到底是斑塊還是可溶性β淀粉樣蛋白。
在一片爭議聲中,Koldamova認為bexarotene的認知改善作用仍然很有應用前景。“患者并不是去醫院清除斑塊的,而是去治療記憶力衰退,”她說。
反方一些研究者們認為,這些互相矛盾的結果,說明在用bexarotene治療阿爾茨海默癥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基礎研究。“bexarotene的活性機制未能得到證實,”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的Kevin Felsenstein說。他的團隊沒有發現bexarotene起作用的證據,研究中bexarotene未能降低可溶或斑塊型β淀粉樣蛋白的水平。
Felsenstein擔心,Landreth之前的結果可能會引起藥物的濫用,因為這種藥物是FDA批準用于治療皮膚癌的,已經在市面上流通了。2012年八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也曾發表文章指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使用bexarotene治療阿爾茨海默癥,并敦促醫生們等待臨床試驗的結果。
目前,Landreth的研究團隊已經展開了早期臨床試驗,在健康志愿者中對bexarotene進行測試。
上一篇: 裴端卿等人研究發現細胞“返老還童”新機制
下一篇: Science:磺胺副作用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