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點論文:癌癥發生的推手
日期:2012-07-25 08:22:00
幾年前科學家就知道陽光照射會引起遺傳損傷,導致黑色素瘤發生,但是一直以來卻沒有找到這種癌癥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什么突變驅使了癌癥發生?
近期來自哈佛麻省總醫院,德州大學M. D. Anderson癌癥中心等多處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 Landscape of Driver Mutations in Melanoma”的文章,解開了這個謎題,指出黑色素瘤中具有多個驅動基因突變,其中有三個是由于紫外線照射損傷后的頻發性熱點突變,這一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哈佛麻省總醫院Levi A. Garraway和Lynda Chin。Lynda Chin教授是一位著名的華裔腫瘤專家,在黑色素瘤基因突變研究領域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比如近期在Nature雜志上多篇文章公布的黑色素瘤基因突變和重排的研究成果,她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Ronald DePinho教授的夫人。
她表示,“這三個突變就是首個直接將紫外線與黑色素瘤聯系在一起的確鑿基因組證據”,“現在流行病學證據與實驗數據才聯系在一起了。”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皮膚癌中最致命和最具威脅性的一類癌癥與太陽光有關,2010年一個研究小組在Nature雜志上指出患有其中皮膚癌的患者由于受到了光照的影響,因而基因組發生了癌變。這說明皮膚癌實際上是可以預防的。
這種皮膚癌就是黑色素瘤,這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皮膚惡性腫瘤,病程進展迅速。黑色素瘤的發病率隨人種、地域、種族的不同而存有所差異,白種人的發病率遠高于黑種人高,我國雖屬黑色素瘤的低發區,但進入21世紀后發病率卻呈不斷上升趨勢。
在最新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完成121個黑色素瘤樣品中的外顯子的測序,并與正常DNA進行比對,結果發現86813個編碼突變(coding mutation)。在發生最頻繁突變的基因當中,85%的活躍性編碼突變就是由紫外線照射導致的C-T轉換。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5個新的基因:RAC1, PPP6C, STK19, SNX31和TACC1,這些基因中的大多數與涉及癌癥產生的分子途徑相關聯,但是在這項研究之前,還沒有人發現它們在黑色素瘤中也產生明顯的突變。還有一個基因是ARID2,這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在7%的病人樣品中,這個基因的突變導致了許多功能喪失。
在這6個新發現的基因中,有3個基因在完全相同的位點上存在熱點突變,這又從另一方面證實這些突變促進黑色素瘤產生。
下一篇: Cell頭條:內源R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