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交衰退并非完全禍起基因
日期:2012-07-20 08:40:38
作為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哈布斯堡家族為近親結婚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幾個世紀的近親通婚使這個奧地利和西班牙皇室家族的成員患上了心理疾病和不孕不育癥,并最終導致了整個血統的絕滅。
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這些問題歸咎于罕見的遺傳變異。然而,一項關于植物的最新研究顯示,導致這種所謂的近交衰退的并非只是基因本身,還包括這些基因開啟和關閉的方式。
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研究人員菲麗嬪·沃吉爾注意到,在灰藍盆花中,是否為近親繁殖,使其對環境條件的反應大不相同。
研究發現,干旱和營養不良會導致所謂的DNA表觀遺傳變化,即一種被稱為甲基的化學物質的添加或者移除,能有效地將基因開啟或者關閉。那么,這樣的修飾是否會引起近交衰退?
為了找到答案,沃吉爾和同事計算了灰藍盆花近交系和遠交系基因組中的甲基數。近交系灰藍盆花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包括難以進行光合作用、發育緩慢。同時,它們的基因組中甲基的數量比遠交系多出了10%,這表明其遺傳表觀變化顯著。
為了表明甲基化是一個原因而非近交衰退的一種影響,研究人員用一種叫做5-氮雜胞嘧啶核苷的化學物質處理了另外一批近交系灰藍盆花,將其DNA中的甲基移除。
經過處理的近交系灰藍盆花,其甲基化水平和遠交系大致相當。在光合作用的效率上,兩者間沒有區別,生長和成熟的速率也相同。該研究團隊日前在《生物學快報》網絡版上發表了此項成果。
上一篇: 轉基因細菌阻止蚊子傳播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