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榮教授PLos ONE揭示胃癌新標記物
日期:2012-07-20 08:40:00
近日來自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確定了hsa-miR-335可作為一種有效的胃癌診斷分子標記物。相關論文“Identification of hsa-miR-335 as a Prognostic Signature in Gastric Cancer.”發表在《PLos ONE》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鄭國榮教授。其長期從事消化專業醫療工作,開展了多項內鏡下治療技術。曾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胃癌(GC)是一種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全球腫瘤中8%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由其引起,是排名第二位的癌癥死亡原因,這一疾病在東亞地區尤為常見。由于早期胃癌無明顯癥狀,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到中晚期,因此使得治療并不理想。此外,復發也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胃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后5年生存率水平仍然較低。因此當前臨床上迫切需要新的診斷用生物標記和新的腫瘤標記物檢測技術。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針對74名胃癌患者進行了系統分析,其中包括31名復發患者,另外43位則未出現病情復發。首先,研究人員利用miRNAs芯片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確定了來自原發性腫瘤樣本差異性表達的miRNAs。在復發群體中鑒別出了12種差異表達的miRNAs,其中7種miRNAs表達上調,5種表達下降。隨后,他們利用ROC方法進一步選擇出了具有最佳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標記物,在訓練樣本中確定了hsa-miR-335作為識別復發和非復發病例的標記。最后,研究人員利用定量PCR方法在64名胃癌患者的新鮮冰凍和血液樣本中驗證了這一標記。檢測結果表明具有高水平hsa-miR-335的胃癌患者顯示高頻復發和不良生存。此外,研究人員還評估了在幾種致癌信號通路中hsa-miR-335參與調控的靶基因,例如p53, MAPK, TGF-β, Wnt, ERbB, mTOR, Toll樣受體和 focal adhesion等。
新研究揭示hsa-miR-335有潛力成為識別復發風險及診斷胃癌患者的有效標記物。為深入了解胃癌的惡性進展機制,特別是胃癌的復發診斷和治療做了有效探索,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新的分子線索。
上一篇: Cell:第一個精子完整基因序列公布
下一篇: 轉基因細菌阻止蚊子傳播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