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癌轉移中開門揖盜的受體
日期:2012-07-16 09:52:16
癌癥所導致的死亡大多并不是原發性腫瘤引起的,而是癌癥轉移引起的。Zurich大學的生理學家和神經病理學家發現了癌轉移發生的根源,并首次揭示了轉移性腸癌細胞離開血流進入器官的通路。文章發表在Cancer cell雜志上。該研究有望幫助開發癌癥治療的新途徑。
世界上每年有超過七百萬人死于癌癥。而工業化國家癌癥死亡人數中只有約百分之十是原發性腫瘤引起的,這都要歸功于有效的治療和更好的早期診斷。如今大多數癌癥死亡是由癌癥轉移引起的,即原發性腫瘤通過患者血液轉移而形成的二次腫瘤。到目前為止,人們還不清楚癌細胞轉移到特定器官的確切原因,而二次腫瘤細胞從血液進入另一個器官組織的確切機制也還不為人知。
日前Zurich大學生理學家和神經病理學家領導的歐洲研究團隊,發現了幫助轉移性腸癌細胞從血管滲入器官的機制。Lubor Borsig和Mathias Heikenwalder的團隊發現癌細胞通過操縱血管內皮上的特異性“門衛”受體來進行癌轉移。
腫瘤細胞操縱血管上 “門衛”
趨化因子(細胞間的信使)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能召集白細胞直接進行免疫防御。腫瘤細胞也同樣能夠形成趨化因子并調動機體的特定免疫細胞,單核細胞。其結果是腫瘤自身的趨化因子CCL2水平升高,而這也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轉移的典型特征。至今人們主要把水平高的CCL2視為腫瘤生長能力強、疾病預后差的主要標志。Borsig和Heikenwälder通過實驗室小鼠的體內和體外實驗發現,CCL2并不僅僅是癌癥侵襲能力的標志。“CCL2激活一個’門衛’受體,使直腸癌細胞能夠從血液轉移進入其他器官,”Borsig解釋道。這是科學家首次在血管內皮中檢測到這種“門衛”受體,他們將其稱為CCR2受體,而健康器官中CCR2的作用還是未知的。Borsig猜測CCR2受體可能在機體免疫應答中調節血管的滲透性。
此外,研究還發現CCL2介導的血管滲透性改變和癌轉移依賴JAK2-Stat5和p38MAPK的信號傳導。
藥物研發新途徑
“我們所發現的機制為研發新藥物,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轉移開辟了全新的途徑。”Borsig相信。研究顯示,能夠通過抑制腫瘤趨化因子表達或者阻斷腫瘤趨化因子的CCR2受體,來阻止更多癌細胞經血液進入健康組織。“如果我們能夠成功阻止癌細胞離開血流,就能從源頭上直接阻斷癌轉移,”Borsig總結道。
上一篇: Cell子刊:心臟發育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