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兵教授Nature重要成果:首張小鼠功能基因組圖譜
日期:2012-07-02 08:38:03
通常被稱之為“生命之書”的人類基因組非常地難于閱讀。在沒有充分了解其語法和句法的情況下,基因組中29億的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鳥嘌呤和胞嘧啶堿基對為了解人類的基礎遺傳學提供了有限的認識。
在發表于7月1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德維格癌癥研究所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一步打開了這本書籍,首次繪制了小鼠基因組很大一部分功能性序列的圖譜。小鼠是當前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哺乳動物模型生物體。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德維格癌癥研究所基因調控實驗室主任任兵(Bing Ren)教授,其早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主要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基因調控網絡分析及細胞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的研究。在Science, Nature, Cell等國際知名雜志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任兵博士說:“我們知道人類基因組的精確字母已有十多年,但卻未必知道這些堿基如何生成了有意義的詞匯、段落或生命。例如,我們知道只有1-2%的功能基因組密碼生成了蛋白質,但還有在蛋白質編碼之外的基因組高度保守區域影響了基因和疾病發生。很明確的是這些區域可發揮某些功能或會發生改變或消失。
其中主要的區域是順式調控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s),似乎調控了基因轉錄的一大片關鍵DNA ?;虻腻e誤調控可導致諸如癌癥等疾病。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任兵和同事們在19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中繪制了近30萬個小鼠順式調控元件。這一前所未有的研究提供了對大約11%的小鼠基因組,以及超過70%的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種類共享的保守非編碼序列的功能注釋。
如所預期的那樣,研究人員發現了不同的序列促進或啟動基因活性,在發育過程中增強基因活性并限定其在機體何處發生。任兵說更令人驚訝的是順式調控元件的結構組織對應空間性區域分成了分散的簇。他說:“這是形成以下功能的一種情況,它是有意義的?!?/SPAN>
任兵指出,盡管研究從功能是揭示了功能性基因的一部分圖片,這還只是個開始。還需要在其他類型的細胞中和發育的不同階段進一步開展研究。
任兵說:“我們已經繪制和理解了11%的基因組。但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前行。”
上一篇: Cell子刊:單分子噬菌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