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聚焦逆轉錄病毒
日期:2012-06-06 08:20:11
近日來自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的科學家們首次揭開了逆轉錄病毒處于其生命周期的一個關鍵的可能容易受到攻擊的階段——當它們還正在形成之時,包繞遺傳物質的病毒外殼的詳細結構。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布在6月3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其提供的關于逆轉錄病毒的部分信息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有潛力的藥物靶點。
逆轉錄病毒基本上是由包裝在一個蛋白質外殼內的遺傳物質構成,病毒外殼又被一層膜包繞。就艾滋病毒(HIV)而言,在進入到靶細胞后病毒復制會生成更多的拷貝,每個拷貝都必須由病毒和細胞成分的混合物裝配成一種不成熟的病毒。“所有必要的元件都會被一起帶到宿主細胞中形成不成熟病毒,然后成熟為能夠感染其他細胞的顆粒。我們發現當它在這一階段時,病毒外殼的改變比預想的更為顯著。”
成熟和不成熟病毒外殼都是由六邊形的蛋白團呈蜂窩狀排列組合而成。利用電子顯微鏡結合基于計算機的方法,Briggs和同事們研究了這些關鍵蛋白的哪一部分黏在一起構建了未成熟外殼的蜂窩。它們證實與構建成熟外殼的部分有相當大的不同。這一信息將幫助科學家們揭示未成熟病毒是如何在細胞中裝配,外殼蛋白是如何自身重排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的。
像這樣的研究發現或許有一天為會那些希望能設計出新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許多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能夠阻斷正常情況下分離未成熟外殼元件使外殼成熟的酶。“但是目前還沒有獲得批準的藥物對外殼本身起作用,并防止酶被鎖定。
盡管在此項研究中成像的病毒外殼是來自在實驗室人工制造的梅森-菲舍猴病毒(Mason-Pfizer monkey virus),它們與天然形式的病毒和HIV非常的相似。
“在真正可以考慮藥物設計前,我們還需要更多更詳細的信息。但是最后能夠比較成熟和未成熟結構意味著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Briggs說。
上一篇: 癌癥診斷技術研究獲突破
下一篇: 新新一代測序技術:創新惠及大眾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