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研究解析乳汁“營養不良”原因
日期:2012-02-14 10:04:37
對任何一種哺乳動物來說,母親的乳汁都代表著生命的傳承,一旦乳汁出現問題,便等于割斷了一條新生兒成長的重要“供給線”。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目前全球約有5%的哺乳期婦女有不同程度的哺乳缺陷,了解哺乳缺陷的致病機理具有重大意義。而在這方面,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教授李蓬不久前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成果,或許能帶來幫助。
一只有力“推手”
脂類是動物乳汁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李蓬和她的同事研究發現,成年小鼠母體中一種被稱為Cidea基因的缺失,會導致其分泌乳汁中的脂類含量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子代小鼠存活。
“如果成年母鼠缺乏Cidea基因,其乳汁中的脂類含量將減少80%左右,用這種乳汁喂養的小鼠也將在3至4天內死亡,基本不存在例外情況?!崩钆钫f。
為什么Cidea基因缺失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李蓬解釋說,乳腺細胞中的脂肪合成后,最初是儲存于細胞內的脂滴中,這些脂滴通過XOR等多個蛋白的介導,從細胞中分泌進入乳汁?!斑@就像一粒粒粘在黏膜上的珍珠,要把它們摘下來,就需要一只靈巧的‘手’(XOR),而Cidea基因就充當了‘推手’的角色來調節XOR的表達水平。沒有了Cidea就沒有了這只手,脂肪便只能留在細胞內,無法分泌到乳汁中,造成乳汁‘營養不良’?!?/SPAN>
一次意外發現
由于多年來一直從事代謝性疾病的相關科研工作,李蓬和同事很早之前便開始了對Cidea基因的研究,但發現其在乳汁脂分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卻是一個意外。
“那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崩钆钚Φ溃捎谘芯啃枰罅?/SPAN>Cidea基因敲除小鼠,他們用缺失Cidea基因的小鼠進行交配產生下一代。出乎意料的是:由這些Cidea敲除的實驗母鼠生下的第二代在出生后很快就夭折,而野生鼠的后代卻活得健健康康。
問題出在“母親”的身上還是“孩子”的身上?他們打算找出原因。
李蓬及同事先將野生鼠的后代交由Cidea敲除的母鼠喂養,沒多久這些幼鼠也死去了;接著他們又將Cidea敲除的母鼠的后代放到野生母鼠身旁,幼鼠卻沒出有一點問題。
看來是“母親”的問題。而母鼠與幼鼠的一個重要聯系“紐帶”便是乳汁。經過成分分離和檢測,他們發現Cidea敲除的母鼠所分泌的乳汁中,蛋白質含量沒有變化,但脂肪含量只有野生鼠的20%。
通過一系列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他們進一步發現Cidea可作為轉錄調控的輔助因子調節XOR及其他多個基因的表達和乳汁脂肪的分泌。
問題找到了。
一個空白領域
作為一項基礎性研究,李蓬團隊所取得的成果為此后關于新生兒健康存活及營養干預等領域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目前該工作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所取得的結果對人類會有什么影響?
據李蓬介紹,目前他們已經發現,Cidea蛋白同樣也存在人的乳汁中,而根據小鼠實驗,基本可以推測出Cidea與人類乳汁中的脂肪分泌同樣密切相關。
李蓬對《中國科學報》記者坦言,目前學術界對于人體乳汁中脂肪的含量與對嬰兒發育和成長影響及其機理依然處于空白階段。
“人體研究與動物研究有很多不同,我們不能在人類母親身上做類似小鼠的實驗,更不能冒著影響嬰兒成長的風險,喂養他們缺脂的乳汁。而要取得進一步進展,還需要更多努力?!崩钆钫f。
上一篇: Science:植物的天然“防曬霜”
下一篇: 頂級醫學期刊證明中國功夫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