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獲頒“馬哈蒂爾科學獎”
日期:2012-02-13 08:39:12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接受了該國前首相馬哈蒂爾為他頒發的2011年度“馬哈蒂爾科學獎”。
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中國科學家,以表彰袁隆平“以獨創性思維和膽識,在水稻這一熱帶主要作物的育種中沖破經典理論束縛,使雜交水稻這一創新性成果帶來全球水稻生產及可持續性革命化的發展”。馬哈蒂爾在典禮上表示,希望中國雜交水稻成果能早日惠及馬來西亞。
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雜交水稻已在越南、印度、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美國、巴西等美洲國家,以及贊比亞、埃及等非洲國家成功推廣。馬來西亞作為亞洲水稻主產區之一,目前主要作物以棕櫚油、橡膠、熱帶水果等為主,糧食自給率僅為60%,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約40萬頃,主要品種是當地的常規水稻,平均產量為每公頃5噸左右。
由袁隆平主持研發的一批雜交稻品種不久前在大馬水稻主產區吉達州的試驗田剛完成兩季雜交稻收割。試種結果顯示,該品種在當地試種增產表現搶眼,產量最高達到每公頃近10噸,相比當地常規水稻增產翻了一倍。
據悉,袁隆平此行還出席了由馬來西亞科學院組織召開的“雜交水稻的發展——全球糧食安全”研討會,詳細介紹了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研發歷程、攻關路線和推廣事跡。
馬來西亞科學院名譽財政拿督阿都阿慈說,中國依靠發展雜交水稻等手段,以全球7%耕地養活20%人口的成功經驗,讓馬來西亞看到了實現糧食自給的希望。
“馬哈蒂爾科學獎”于2004年設立,獎金額為10萬元馬幣(約合2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