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與惡性心律失常研究成果頗豐
日期:2012-01-29 08:51:35
一項由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院士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項目《心力衰竭與惡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礎研究》,近日通過驗收。
該項目集結了來自華中科大、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專家,取得系列成果。項目首次鎖定中國人冠心病、心肌梗死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位點;發現新的隱性家族性心房顫動伴猝死心律失常的致病基因核孔蛋白155;首次發現微小核苷酸是調控重大心臟疾病的重要分子和藥物作用靶點。
該項目組聯合國內近20家大型三甲醫院,建立了我國最大的漢族人群心血管疾病研究樣本資料庫,目前已納入超過3萬個病例,涵蓋疾病種類包括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病種。在此資料庫里,存有缺血性心臟病病例樣本達4500例,所有樣本均經過冠脈造影確認,造影狹窄大于70%的有3500例,其中約有300例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約720例合并心房顫動。這些樣本的積累,使項目組掌握了我國現行臨床條件下心衰疾病的病死率、猝死率和治療現狀,對國家制定心衰的防治策略、財政政策、醫療保險法規和國際交流等,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悉,近5年來,該項目相關研究論文陸續在《細胞》、《自然·醫學》、《自然·遺傳》、《循環》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
上一篇: 實驗揭示單細胞變多細胞過程
下一篇: 維生素B可增強老年人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