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新見解
日期:2012-01-03 08:58:26
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期深入解析了1α-羥化酶在老年人骨髓基質干細胞中的表達與調控作用,由此對衰老所致骨質疏松提出了新解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11年12月的《衰老細胞》(Aging cell)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Julie Glowacki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與哈佛大學醫學院聯合培養博士耿碩為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因在國際骨代謝及骨礦鹽界取得的成果取得的突出成果,耿碩博士近期還獲得了美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會杰出青年學者獎。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處于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人骨髓基質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則不斷下降。為進一步揭示衰老對于人骨髓基質干細胞的影響,耿碩博士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導師畢鄭鋼教授和哈佛大學醫學院Julie Glowacki教授的指導下展開了近兩年的研究工作。
在此前的研究中,耿碩等發現在人骨髓基質干細胞中,25OHD3是通過CYP27B1來實現其抗增殖和促進成骨分化的功能。此發現也預示著人體內,如果骨內部的骨髓基質干細胞表達適量的CYP27B1,就可以通過循環的25OHD3,經由局部轉化為1,25(OH)2D3從而促進局部的骨生成。然而進一步研究表明衰老可以下調人骨髓基質干細胞中CYP27B1的表達及活性,這也為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提出了一個新的病因學假說。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骨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雜志——北美骨礦化鹽研究學會的官方雜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上。
在這篇新文章中,耿碩博士首次發現:在人骨髓基質干細胞中,衰老可下調人骨髓基質干細胞中1α-羥化酶的表達及活性,這也給單純應用維生素D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他還發現應用甲狀旁腺素可通過磷酸化CREB(cAMP應答元件結合蛋白)和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IGF-I)的表達可上調1α-羥化酶的表達和活性,恢復由于衰老所致酶功能喪失而引起的成骨能力不足,促使老年人骨髓基質干細胞的成骨能力“返老還童”。
這些新發現為治療因衰老所帶來的骨微環境改變(如骨質疏松癥)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對于日后維生素D和甲狀旁腺素的臨床聯合應用和協同給藥、最大化促進老年人成骨提供了科學依據。
上一篇: 研究稱女性對香水味道喜好受基因調控
下一篇: 2011值得關注的技術:單細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