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利用DNA檢測追蹤家族基因
日期:2011-12-30 09:30:26
來自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12月22日發表了題為“Presen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years ago”的文章,通過分析1000多份曹氏男性的Y染色體DNA樣本,找出了最有可能為曹操后代的6個曹姓家族,為解開曹操身世之謎提供了重要信息,相關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雜志上。
這一課題組負責人是復旦大學李輝博士,李輝博士早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生命學院,2005年取得了中國第一個人類生物學博士學位,而后到耶魯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科研助理,后為副研究員。2009年李輝回到復旦大學成為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PI,研究人類群體的起源與演化,基因組、疾病和環境的協同進化,體質特征的基因組關聯等等方向。
去年,一則有關利用DNA技術解答“曹操墓”真偽問題的新聞吸引了無數人的圍觀,這主要是由于在09年發現的曹操墓骸骨殘破不全,真假難分,因此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宣布,“向全國征集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用DNA技術解答“曹操墓”真偽之爭。
這項最新的成果無疑是對之前這一事件的一個小總結——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采用了多條證據鏈互相印證的辦法,首先由遺傳實驗室廣泛征集當代曹氏男性基因樣本,繪制出一幅遺傳圖譜,接下來對這些重點樣本進行了基因全序列精確檢測,最終證明:這6支共同具有02-m268基因樣本的祖先交匯點在1800至2000年前;而且從家譜來看,他們分別源于曹丕、曹植等不同支脈,而且家譜上同一支脈的在遺傳上也更接近。
而且研究人員還經過此項研究發認為,曹操很有可能不是漢相曹參的后代,也并非傳說中從夏侯氏抱養的;有傳說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禍改姓而來,經過基因驗證兩個姓氏之間沒有明確的遺傳關系。
這項研究采用了“由后代的Y染色體推出祖先的Y染色體”這一研究思路,李輝博士曾解釋過其中的科學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男性有著與父系祖先相同的基因密碼,每個家族都可以找到一個獨特的SNP(單核苷酸多態)。在人類繁殖過程中,Y染色體永遠是父子相傳的,子代能完整地繼承父代的Y染色體主干而不受混血影響。在父子代代相承的傳遞過程中,Y染色體會慢慢地積累著變 化,其突變形成的兩大類個體差異之一便是SNP。
但是,SNP突變的速率極低,每17次傳代才發生一次,可以在后代中永久地保留。研究表明,每出生一個男子,一個染色體位置上發生SNP突變的概率大約為三千萬分之一,在同一個點上,再次發生突變的概率為九百萬億分之一,相對人類自古以來的人口,這個概率近乎等于零。
因此,只要檢測足夠多的曹姓男子DNA,研究人員便可以找到曹操家族應有的獨特SNP,然后再和“曹操墓”出土人骨DNA中的Y染色體對比驗證,就能得到“要么是曹操,要么不是曹操”的結論。
上一篇: Cell子刊:發布染色體脆性新見解
下一篇: 特殊蛋白質有望控制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