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干細胞造出血小板
日期:2011-12-14 09:23:58
科學家首次通過對取自成體細胞的干細胞重新編程制造出血小板細胞,使這種脆弱的血液成分有可能得到源源不斷的供應。
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研究和應用中心科研人員在此間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會議上提交了相關資料,證明他們能夠在實驗室制造這種細胞,并證實這些細胞植入老鼠體內后有著與普通人體血小板相同的壽命。
京都大學教授、論文的主要作者衛藤古地(音)說:“下一步是用試驗來看看我們的血小板在人體內能否發揮功能,能否成為質量與數量預定的血小板的穩定供應源,從而可以用于輸血療法。”
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簡稱iPS細胞,可以通過操控人體普通皮膚細胞或血細胞,使其回到能夠分化為多種細胞的狀態。
當iPS細胞2006年首次被人發現時,似乎為使用胚胎干細胞引起的倫理爭論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事實證明制造非變異細胞的過程難度非常大。
利用干細胞制造血小板的局限性在于能否找到一種方法,制造出大量優質、功能完善的血小板。
日本科研人員首先用干細胞建立擁有大量優質巨核細胞的永生化細胞系,巨核細胞是血小板的前體細胞。干細胞可以無限繁殖,并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
他們讓細胞系關閉部分基因,從而制造出功能完善的血小板。然后將血小板植入存在免疫缺陷的老鼠體內,驗證人工血小板的功能,結果證明它們與植入老鼠體內的人體血小板有著相同的壽命。
上一篇: 新技術成功重建小鼠腦神經線路
下一篇: 首次發現人腎臟足狀突細胞可以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