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叩為控制Ⅱ型糖尿病找到新思路
日期:2011-12-07 12:24:20
世界頂級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上月發表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湖北籍留美博士后覃叩的論文《非活化的Gq蛋白偶聯受體與Gq蛋白通過靜電作用預先結合》。期刊配發的美國國立衛生所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韋斯和英國科學家、萊斯特大學教授約翰評論稱:“一個爭吵了幾十年的問題,終于有了突破”。
記者昨日輾轉聯系上仍在紐約求學的覃叩。他告訴記者,人聽到聲音、看到世界、感知萬物都是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和G蛋白的結合來作用的。40年來,國際學術界對其相互作用機理(什么時間、在哪結合)一直存在爭議。
覃叩用了4年時間,測試了20多種不同的G蛋白偶聯受體和G蛋白后發現,非活化的G蛋白偶聯受體和G蛋白在活細胞內預先結合。這一研究成果,讓爭論了40年的世界性學術問題有了定論。
在這一研究成果的指導下,覃叩在老鼠身上敲掉某種基因后,生物尤其是脂肪代謝速率增快,吃得再多也不胖。秦叩說,今后,人們就可以借助生物醫藥技術來調控或者阻斷“這種結合”,實現減肥,從而控制主要因肥胖而引發的Ⅱ型糖尿病發病率。
覃叩是松滋人,2006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美國政府的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佐治亞醫學院攻讀神經科學和藥學方向的博士學位,現為博士后。
上一篇: 同步三維成像讓觀察大腦無需掃描
下一篇: 等離子能治療感冒 或抑制艾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