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基因研究致力改善民生
日期:2011-11-04 09:04:12
“以前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幾個方面,如今的成果不僅是全方位的,而且將被更好地運用到改善民生上。”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家蠶功能基因組學與現代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上,西南大學教授、我國家蠶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組和遺傳改良研究首席科學家夏慶友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這樣評價我國家蠶基因的研究成果。
據夏慶友介紹,2003年,我國科學家獨立繪制完成“家蠶全基因組框架圖”,研究成果于次年在《自然》雜志上發表,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并形成國際家蠶研究熱。2008年,通過國際合作完成了“家蠶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的繪制。2009年8月,我國科學家獨立完成40個蠶類基因組重測序和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構建,再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成果。至此,家蠶成為完成基因組學研究“三部曲”(框架圖——精細圖——高密度遺傳變異圖)的少數代表物種之一,標志著家蠶基因組研究跨入全新階段。
此次研討會更為重視家蠶功能基因組學的深度研究與利用前景,并在免疫分子機制、發育變態的基因調控、突變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的研討中取得顯著成果,交流內容拓展到桑樹基因組計劃和家蠶干細胞研究等新領域,研究成果將運用在工農業和醫療等各方面。
夏慶友說,家蠶基因組研究重點正在向關心農民的方向轉化,將通過改造家蠶基因,使其能抵抗各種病毒,提高存活率,方便蠶農粗放養殖。同時,基因研究還發現,家蠶基因突變后與人類某些疾病基因,如心臟病、癲癇、肥胖癥極為相似,這樣就可以對突變的家蠶基因使用藥物并檢查藥效,篩選出效果好的藥物,從而推測藥品對人類病毒基因治療的有效性,對醫療研究的發展也將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