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學期刊》: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制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1-11-02 08:47:38
來自中科院健康所內分泌代謝疾病研究組/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Deletion of 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 gene ameliorates hepatic steatosis”的文章,揭示了核受體輔激活蛋白-3基因調控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肝臟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寧光教授,寧光教授早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內分泌研究所所長、內分泌代謝科主任、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和上海市內分泌腫瘤重點實驗室主任。其他研究人員包括健康所博士生馬欣然和徐凌燕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質蓄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癥,通常伴隨高血脂,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綜合征。過量的甘油三酯在肝臟細胞中長期堆積會導致肝臟細胞壞死,功能喪失,進而發生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近年來NAFLD發病率在我國及世界范圍內不斷上升,使得對于該疾病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其發病機理尚不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SRC-3基因缺失在HepG2肝臟細胞系中可以抑制棕櫚酸誘導的脂滴累積,SRC-3敲除小鼠可以抵抗高脂飲食誘導的脂肪肝和炎癥反應。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由于SRC-3缺失降低了雞卵清蛋白上游啟動子轉錄因子(COUP-TFII),從而升高了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a)的表達水平,加快肝細胞中的β氧化而改善肝臟的脂質代謝。通過系列分子實驗證實,在全反式維甲酸ATRA存在下,SRC-3能夠輔助維甲酸受體RARa結合于COUP-TFII啟動子上游促進其轉錄。通過對脂肪肝病人組織芯片染色,也證實SRC-3核表達與脂肪肝呈正相關。
這項研究首次發現SRC-3在肝臟脂質代謝中的重要生理功能和調控機制,揭示SRC-3在NAFLD發病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對治療NAFLD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上一篇: 《細胞》:Rheb過度表達致淋巴瘤生成
下一篇: 胰腺癌微小膠囊給藥技術問世